我並非國學大師、教育專家、革命志士,或者是決策參與者。我對政治抑或傳統,思想抑或文化不甚了解,無法、也不願去談論。
我只是一個喜歡偶爾看點文言文,看點古文詩詞的年輕人,我想說說,我喜歡「讀文言文」的理由和感想。
似乎幾年前曾有過,那一場場的「文白論戰」。
那時我仍活在彷彿「山中無甲子」的考生時代,除了時事考點,其他或大或小的窗外事,等閒入不得我們的耳。能聽見的,只有鐘聲與蟬鳴,書頁翻動、門窗開闔,還有粉筆扣擊黑板的輕響,不絕於耳。
可是多年過去,回想起來,似乎還能聽見。窗外,那奔馬與冷箭帶起的塵囂,不斷在飛揚與沉寂間震盪。
現在,我也想說說話。
然而我並非國學大師、教育專家、革命志士,或者是決策參與者。我對政治抑或傳統,思想抑或文化不甚了解,無法、也不願去談論。
我只是一個喜歡偶爾看點文言文,看點古文詩詞的年輕人,我想說說,我喜歡「讀文言文」的理由和感想。
*註:此篇文章裡的文言文被我拿來代指所有古文和各種古韻文。
一、 於理:一種能力
我認為,擁有「會讀文言文」的能力,是重要的。
原因挺簡單,如果想要學習任何和古代漢人文化沾邊的學科,便無可避免的必須讀文言文。中文、歷史,甚至中醫,皆在此列。
也許會有人說:我又不讀文史科系。
那麼,日常生活的用途呢?
如果想教育小孩,會想讓小孩記詩詞、背論語,甚至是看看世說新語、讀讀聲律啟蒙嗎?如果正與人雄辯,會想從古文觀止、資治通鑑裡找出點什麼來當作論據嗎?
也許又會有人說:我不用教養小孩,我討厭和人辯論……
這也沒錯,也許你真的,一生都不會需要閱讀文言文。但我覺得,「不想讀」和「不能讀」是有區別的。
你不必成為國學大師,也不必記起每字每句的注釋。只要稍稍能讀、能懂,不會害怕,就好。就像一種外語,你能透過不同的視角去觀看世界,也能有一個新的管道,去接觸不同的論點內容。
最重要的是,學到了這個能力,你便能做一個能選擇知識,而不是被知識選擇的人。
也許有那麼一天,你真的遇見了一個契機。也許是美麗的風景,也許是喜歡的人,和某篇古文、某句詩詞有關。
那希望你,不會因為還要從「讀」開始學起,而只能眼睜睜的,看著難得的內在動機遠去。希望你,能好好的抓住,那個「想親近這份知識」的瞬間,抓住那稍縱即逝的火花,把它發展成一份長久的娛樂和興趣。
二、 於情:一種意趣
我喜歡文言文,還在於閱讀他使我的生活充滿意趣。
也許你喜歡啃武俠小說,能不能在讀到「關山難越,誰悲失路之人」時,應聲對出一句「萍水相逢,盡是他鄉之客」?
也許你喜歡吃螃蟹,會不會在動手拆蟹殼扯蟹腳前,腦子裡先迸出一句「帶霜烹紫蟹,煮酒燒紅葉」?
也許你閒來無事,想養幾盆綠意點綴房間,卻總是種不活植物。會不會忽然想起一句「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然後偷偷竊笑起來?
也許傍晚時分,忙碌了一天的你打開窗戶,就著晚風,看見了滿天的燒紅的雲霞。會不會一邊欣賞,一邊在心中念起「燈前看月,舟中看霞,月下看美人,另是一番情趣」?
文言文帶給我的,有警世的寓意,有處世的情理,有對古人洞見的感動和體悟。文言文裡的深藏的古人智慧與意蘊,時常點醒我某些道理,使人為之心折,為之感動。但我覺得最有感的,其實是更簡單微小的生活意趣。宛如點綴錦緞的刺繡,宛如勾勒光影的油彩,像是一個個埋在日常中的小小彩蛋。在難過時,在開心時,在不經意的轉身和錯眼中,在平凡的每一天裡,為我增添小小的驚喜與樂趣。
結語:一種美
講了這麼多,其實我覺得,就像某位動漫up主所說的一樣:說一千道一萬這作品有多好,真正想推薦的原因只有那麼一個而已,就是他好看。
而我覺得,我真正喜歡文言文的原因,也就是因為他美,僅此而已。
美有很多種定義,文言文也就有很多種美的方式。有宛如工筆花鳥那樣精雕細琢的美,也有宛如磅礡山水畫那般大氣的美:有金玉妝點、綾羅綴飾那般貴氣逼人的富貴美,也有如鄉村涼夜中青溪潺潺、螢火明滅那般樸實清新的美。每個人都有偏好,但我總覺得,每個人都能找到自己喜歡的角落,閱之欣然,忘路之遠近。
最後,我還想說:寫這篇文,並不是要每一個人都去讀文言文。人各有所好,只要身處其中能讓你感到快樂,那都是好的 (當然,別傷身犯法)。有一個長久的興趣,能讓你偶爾逃離疲憊的現實,或者在開心時給你一點錦上添花,來調節你的能量,那真的是一件非常珍貴而幸運的事情。真的,無關乎他是文言文,閱讀、繪畫、音樂、戲劇,或者是動漫、遊戲、網路小說、迷因圖。
只是,如果有人也和我一樣喜歡讀讀文言文的話,希望你能在我的文章裡找到幾分共鳴。而如果有人剛好,動了一點點「啊,是不是該看點什麼」的念頭時,希望我的文章,能把你拐進文言文的世界裡。希望你有一天,也會在其中流連忘返,樂而忘憂。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