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8月16日 星期三

【交換申請】1_前言 & 為什麼要交換

正在閱讀的你,今天過得好嗎?點開這篇文章的你,想必是對交換學生有些憧憬與嚮往的吧!也許你只是恰巧聽到了朋友的談話,興起了一探究竟的念頭;又或者你已經準備萬全,即將開始跑申請流程。無論如何,很高興你點開了我寫的文章,希望這一系列的文章能幫助你朝理想前進得更加順利!

 

在系列文章開始之前,先簡單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雪莉,現為臺大國企系四年級學生。計畫於大四上申請交換,大五延畢交換寫作本系列文章,不僅僅是為了幫助人,更是為了記錄自己申請的過程、最大程度地利用自己整理好的資料,好好保存每個珍貴當下的感受。所以,請一起見證我的旅途和成長吧。

 

今後關於臺大交換一系列的文章,都在上方欄位的【交換學生目錄】裡,點開即可看見排列清楚的文章目錄。另外,由於照片檔案較大、在部落格排版比較困難,大多會放在我的Instagram紀錄帳裡,歡迎到Links點擊連結。有任何問題或想聊聊的事,也歡迎透過IG私訊聯繫我~


第1篇文章想討論一下「為什麼要交換」這個問題。在閱讀了許多學長姊製作的完整攻略文章以後,我發現大部分的作者對申請流程有詳細的描述,卻比較少有人特別著墨於「做決定」的歷程。因此想在此特別討論一下自己的考量以及抉擇,順帶剖析一下自己的心理(搞不好會發現新大陸)。


本篇文章討論:

1.去交換的理由及收穫

2.去交換的成本

3.我的選擇


----------------------------------------------------------------------------------------------------------


一、我想去交換的理由以及可能會有的收穫:

1.透過修課或研究,體驗不同國家的教育方式,培養不同的思考模式

我曾經和一位香港籍教授聊天,讓我印象深刻的是,他說臺灣的數學教育方式太挫折學生了。他和我描述了一下香港老師怎麼教數學、學生怎麼考試,順帶煩惱自己孩子對臺灣教學法適應不良的問題。

具體內容我已經忘記了,但那是我第一次意識到:臺灣的教育方式可能不知不覺深深影響了我,也是第一次意識到:自己害怕數學的原因可能不全是因為沒有才能,還可能是因為不適應這樣的學習方式。我很想知道,當我在完全不同的思維模式運作的教育體系裡學習時,我的表現會發生怎樣的變化-可能發現自己在某些學科的潛能,又或者發現自己原來並不擅長某些學科。

2.透過交友和觀察,發覺不同國家的文化差異,跳脫傳統常識的窠臼

我小時候很想成為一位學者、科學家,因為我覺得不斷學習新知識很快樂。而在高中的時候,我的目標曾經是文學院,歷史系、人類系、中文系之類的,因為我喜歡人文學科。但是在成長的過程中,我的喜好和夢想不斷受到社會價值觀的批判,聽著類似「臺灣除了工程師和醫師以外都沒有前途」、「文組不意外」之類刻薄但卻也現實的話語,我最終失去了面對興趣、追逐夢想的勇氣。

但我在「神奇海獅」的Podcast節目裡聽到一個印象深刻的故事:身為歷史研究生,在國外的價值觀裡反而是受到尊崇的。這讓我開始反思,自己是不是被傳統常識所拘束,糾結於「一定要讀什麼科系、做什麼工作」,甚至「一定要在幾歲前結婚、生小孩、買房買車」等,因而失去了許多人生的可能性。我會希望自己能在外國的社會環境裡體驗自己的「常識」被挑戰、破壞的瞬間,在不一樣的文化裡重新審視所謂的「應該」,究竟是不是自己想要的,從而掙脫從眾心理,擁有更加獨立自由的思維

3.透過在異國獨居生活,提升獨立能力與應變能力

我並沒有離開家鄉到外地求學,從小到大從來沒有離開家長時間生活過。這也間接導致了我都快要大學畢業了,連基本的家務和烹飪能力都乏善可陳。因為萬事皆在掌控之下,所以一遇到突發狀況就驚慌失措,一遇到問題就想放棄,而不是嘗試適應或解決。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缺乏獨立能力都不是一件好事。擁有獨立能力並不代表要離家出走,而是能在找到目標時能義無反顧的追求,且在父母無法為自己遮風擋雨時能比較無痛的自立、甚至反過來支持父母。擁有獨立的心態,才更能相信自己的判斷力,更為自己的人生負責,從而做出無悔的抉擇。

聽過不少去交換的朋友直言,比起那些出遊美照,交換大部分的時間都是在面對各種生活瑣事與奇葩鳥事。而我在害怕那些突發狀況與問題時,卻也希望自己能在異國生活中學習獨立的能力、培養獨立的心態,從而增強自我效能與自信心

4.透過獨自體驗新環境與新刺激,與自己相處、更了腳自己

第四點和第三點相關,當我逐漸成年、開始擁有自我價值觀時,難免會和父母產生歧見或衝突。然而,我從未長時間獨自生活過,這也使得我習慣性地依賴父母的判斷,變相把責任和決策權都推到父母身上,逃避成長所要背負的代價。這進而影響到我的各種重大決策模式,不管是選科系、找實習、安排生活,我首先考量的都是長輩的意見,反而把自己的心情排在後頭。甚至因此反而比較不了解自己,不曾察覺自己已經有了不一樣的價值觀,長輩覺得好的,可能已經不再適合我了。

同時,家庭的互動模式也深刻地影響了我的人際關係,有些習以為常的關心方式、有些限制和話語,我直到最近才發現那並不健康。我會希望有長時間獨處的機會,去向內探索自己的心靈,在新的環境刺激中發掘嶄新的自己,逐步形塑自己的價值觀。然後以更客觀、理性的視角,平和、包容的態度,來面對我的家庭與過去的自己,從而在未來塑造更理想的行為及思維模式。

5.透過旅行走訪異國新世界,獲得寶貴回憶、增廣見聞

我在暑假讀了本叫做30 Lessons for Living》的書,內容是訪問接近1000位長者的人生建議後彙整而成,其中一章長者們一致推薦「趁著年輕多出去走走、旅行」,令我印象深刻。因為在我考慮交換時,也有人質疑我「以後讀研究所、工作時出國的機會多的是,為什麼偏要在這時候去呢?」我問了同時有交換和出國讀研究所經驗的老師,她一臉神秘的告訴我:「那不一樣,感覺完全不一樣」。

比起交換,讀研究所和工作自然多了學業與生活壓力。但比這更大的差異是,隨著年紀增長、進入職場,人的心態已經不一樣了。相信我們都有過相同的經驗:平時忙碌到麻木,到長假才能重拾對藝術的感動和對興趣的熱情;小時候讀過的故事對自己影響深刻,越長越大就越難以被故事影響。年輕人缺乏歷練,同時有著更敏感的感受力和更高的可塑性,因而會在同樣一趟異國旅程中得到更多改變與收穫

 

二、我所考慮的交換成本:

1.金錢成本

網路上爬文下來,平均一個交換生從出國到回國,涵蓋機票錢、生活費、中間出遊的費用,零零總總加下來,半年大約40萬、一年大約60萬。相對於私人機構辦理的遊學團來說當然非常划算,但對普通家庭來說也是一筆不小的費用。如果是未來有出國留學規劃的人,雖然交換費用對上留學費用占比不會太大,但當資源有限,動用未來留學費用的一部份來交換,這樣值得嗎?

2.時間成本

交換學生是「非學位計畫」,意思是不能拿到學位,哪怕你在姊妹校待滿一年也是一樣。當然也有看過其他個案學長姊藉由延畢、休學等在當地拿到學位的,但那並不違背「交換期間不能拿到學位」的規定。現在有些碩士學位只需要一年就能拿到,別人花一年拿到學位,交換生花一年能得到什麼?當別的同學在國內修硬課累積實力,你在國外能獲得和他們同等價值的收穫嗎?如果是延畢去交換,同班同學已經進入職場了,你會更晚開始累積經歷,這樣值得嗎?

3.機會成本

交換乍看之下沒有不好的地方,但做決定時除了外顯成本,還必須考量到為了交換放棄的事物。可能有很想修但還沒修的好課,現在沒辦法修了;可能想要去公司實習/實驗室研究累積經歷,但現在沒辦法做了;可能想申請研究所,但交換卡到筆試/面試/準備申請的時間。有伴侶的人可能會擔心男/女朋友沒辦法忍受異地戀,單身的人可能會擔心自己要從市場上消失一段時間(搞不好暗戀的人就被追走了)。可能沒辦法去想參加的社團活動/比賽,可能沒辦法和好朋友一起畢業……這樣值得嗎?

 

三、我的抉擇與體悟

相較於我的同學們,我的交換種子萌芽得比較晚,是在大二升大三的暑假要結束時,才第一次開始有了交換的念頭。由於我在那個時間點前,整個大學生活期間真的完全沒有想過要交換,對於各種申請規則一竅不通、語言證明也來不及考等等,於是到了真的下定決心、決定要去的時候,只能延畢去交換了。

 

雖然我的家境不算太差,但我會懷有一種罪惡感,覺得自己到底該不該為了交換而一下子增加父母這麼大的負擔(所以我有在為此打工存錢,雖然能起多少作用不知道就是了)。整理完以後,我覺得交換的收穫比較不是物質面的,而是心靈面的。相較於實習,交換經驗對申請國內研究所與工作機會的助益不大,而成本卻是實實在在的。在面對龐大的成本與虛無縹緲的可能收穫時,我幾度想要放棄。

 

但最後我還是決定要申請,因為讀了30 Lessons for Living》以後我發現:如果我因為各種恐懼忽視自己的渴望而不去交換,70歲的我絕對會後悔。同時,我覺得自己和許多人都太過重視實質上的結果了。管理學院的訓練和思維,使我們以「能不能為履歷加分」作為判斷要不要做一件事的金科玉律,因而在面對各種行動的抉擇時,考慮的從來只有物質上的效益。

 

我認同物質的重要,也對生活的品質有所追求,但我必須時時提醒自己:我的人生目的,不只是為了製作出一份完美得高分的履歷。有很多珍貴而重要的事物,是履歷上看不見的:與朋友的羈絆、對興趣的熱愛,調適身心、自我探索花費的時間,觀賞藝術、旅行得到的寶貴記憶。它們不能為我的履歷增光添彩,卻是我在人生結束時會記得、會回味留戀的事物。

 

在了解流程辦法的初期準備中,我最大的體會就是:交換光從申請開始就是一條繁瑣疲憊、挑戰連連的路,更別提真正踏上旅程後的種種挑戰,生活瑣事、語言隔閡、課業壓力、生病或受傷的風險,有個朋友甚至自嘲「為什麼要選擇離開好朋友、熟悉舒服的校園,給自己找一年的罪受」。因此我覺得,準備交換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找到一個獨屬於你的、堅實的動機,並且好好評估對自己的利弊。因為不論別人口中的異國生活多麼美好,一旦做出抉擇,要承擔經濟壓力、負擔時間成本、面對各種風險和挑戰的人,只有你自己。僅僅是羨慕或跟風,很難成為遭遇挫折時支持自己的動力。而當你找到自己深信不疑的為什麼以後,它將能成為在未來每一個困難裡的支柱,給予自己力量度過難關。

 

另外一點來自我自己的切身體會和一位交換學長的經驗談:交換一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時間有限、體驗和活動卻是無窮無盡。因此在申請前,最好也評估自己的狀況,列出希望交換目標的優先順序,能在未來幫助自己更好的作出抉擇。對現在的我來說,交換目的的優先順序是獨立/了解自我>學習>旅行>交友。因為我是個內向又敏感的人,光是適應新環境、獨立生活,就要花費一大段時間,更別提交友和旅行了。列出優先順序也能避免落入完美主義的陷阱,畢竟要面面俱到、每件事都充滿收穫、每個目的都完美達成是不可能的。放下完美主義,才能以更放鬆的姿態去體驗交換生活,或許還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最後,很謝謝支持我的高中英文老師和數學老師,還有最重要的友軍媽媽,在我猶豫不決、深陷恐懼的時候一次次鼓勵我,才讓我終於下定決心要申請。希望這趟旅程中一路平安健康、快樂自在,充實而無悔。

 

謝謝你的閱讀,我們下篇見。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