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4月30日 星期日

【散文。抒情】學習心理學的收穫

最近幾年,心理學成為了現代人熱衷探討學習的學科。有多熱衷?看網路書店「大眾心理學」分類裡每天多出多少新書,還有暢銷排行榜上有多少本心理書就知道了。我的IG裡越來越多「在自己的時區裡,永遠會準時」、「放鬆也很重要」、「如何接納你的情緒」之類的推薦貼文。身邊比較年輕的親戚朋友,也越來越重視「心理健康」概念。

到底為什麼,心理學變得越來越熱門了呢?有時候會思考這個問題。畢竟,幾乎所有課本的第一章都會講「OO心理學的歷史」,我知道心理學的起源在19世紀末,早在上個世紀各種學派便百花齊放,心理學科可說是已經發展得相當完備了。換個角度來說,人類的情緒起伏與心理疾患,需要面對的危機與威脅,也不是現在忽然才有的。心理學走入大眾的視野,為什麼是現在?

 

我想可能是因為,社會與人都發展到了能有餘裕重視心理健康的程度了吧。經濟飛速成長後,終於有人有餘裕去思考生存問題以外的事情。在達到目標之後,發現自己更為目標以外的其他事物感到快樂。有了時間和空間,我們才會發現:其實有很多當時不以為然的事,已經對自己造成了長久的影響;其實有個重要的心聲,已經被自己忽視了很久。

 

社會發展是如此,人也是如此。在上大學以前,我一直在認真念書,為好成績和好學校奮鬥。也很感謝當時的自己那樣的努力,現在的我回頭看從前的生活,幾乎沒有「應該更認真更努力」的悔恨。但是,也只有現在的我才會發現:為了在那個環境下生存,為了安然度過青春期,我發展出了很多扭曲的防衛機轉。而這些,已經不再適合現在的我了。

 

上了大學以後,我終於有餘裕去思考升學以外的事情,好比說:什麼是喜歡和討厭,為什麼會生氣或難過。也去修了普通心理學,覺得「這門學科真有趣」,然後課越修越多,書也越看越多。我覺得大學是一個很好的時間點,去了解心裡學相關的知識,在我的愛書20世代》中作者便寫到:20歲到30歲的時光,是額葉成熟、心智發展的黃金時期,我想,這是段極適合人們去探索自我與心理的時光

 

不過大眾心理學和真正的心理學還是有落差的,學校的課更硬、更冷,是一門理智客觀的科學,而非灌滿雞湯的談話。有些朋友因此對我說,他們對學校的課程感到失望。成為諮商師要耗費六到七年(大學加研究所加實習)的時光,如果最終我們不會成為專業人士,學習科學方法下的專業心理學知識,究竟還能不能帶給學習者自身正面的影響?能否賦予人解決自身的情緒議題的能力、讓人得到身心的成長?又,換個角度來說,不去諮商、也不學習任何專業知識,光是閱讀大眾心理學書籍,真的像商人吹噓的那樣,療育讀者的心靈嗎?

 

作為一個心理學雙主修一年、愛看心理學雜書的菜鳥學生,我想分享一下對我而言的一些收穫。

 

 

刺激與反應的空間

 

我很喜歡《子彈思考整理術》這本書,作者瑞德卡洛擁有一種冷靜克制的溫柔。裡頭的一個概念一直讓我印象深刻:許多人的生活都像是「摔倒然後一路滾下樓梯」一樣,只是不斷重複「刺激-反應」的循環,在疲於奔命中度過每一天,其實和實驗室裡被變因操弄的貓沒有太大的差別。而在接受刺激與做出反應之間,如果能留出思考、停頓的時間,將會更有助於人掌握自己的生活,

 

《子彈思考整理術》的作者認為,寫筆記是個為生活按下暫停鍵的妙方。而我覺得在情緒方面,心理學知識也能起到相同的作用。當外在環境給予刺激、情緒產生之後,在向外做出回應之前,我能先停頓一下,給自己騰出一個空間,客觀地看待這整件事,思考:「為什麼面對這種情況,我會產生這樣的情緒反應?」「為什麼他會對我這麼說/這麼做?」等問題。

 

講得似乎有點拗口,舉個例子(虛構的,不是發生在我身上的事):你媽媽因為你沒有主動幫忙做家事而對你大吼大叫,說「我很累、很忙,你還不知道要幫忙」,最後拋下一句「我為你犧牲這麼多,結果還得到這樣的對待」憤而離去。對於這個局面,你感到極度憤怒、委屈,心裡卻還有深深的罪惡感。

 

聽起來挺熟悉的,對吧?但,在選擇「A.對媽媽吼回去B.站在原地大哭C. 忍耐著把家事做好」之前,我們也可以先抽離憤怒、悲傷和委屈的情緒。並且問問自己:「為什麼我會這麼覺得?」「我本來想做出什麼回應?為什麼我選擇這麼做?」。冷靜下來以後,還可以站在媽媽的角度,思考一下下列各個問題:「為什麼他不開口叫我幫忙,而是希望我主動去做?」「為什麼他選擇硬撐,而不是先和我溝通?」「為什麼他選擇用『犧牲』這個詞彙?」

 

也許你會說「我生氣、難過都來不及,還有心思想這個?」但思考的目的,正是把你拉出「刺激-反應」的迴圈,深入探討雙方這麼互動背後的認知模式,以及最重要的:為什麼你會對特定刺激產生這樣的情緒反應。陷在「刺激-反應」迴圈裡,就像是一發燒就吃普拿疼的人,只想著把症狀解決,但如果發燒的原因不是感冒,而是流感、腸病毒,甚至新冠,吃普拿疼並不會解決問題。而如果生病的根本原因是愛咬手指,不改掉習慣的話,吃再多次藥也沒辦法防止下一次再生病。

 

不管情緒有多麼激烈,都要在刺激和反應之間留出空間思考。問問自己:「我現在有什麼感覺?」「為什麼我有這個感覺?」「我本來想怎樣反應?為什麼?」這能引導自己用客觀的角度去分析內心。當然,思考並不能讓心情立刻好起來,但保有切換成客觀視角的能力,能讓人抽離出情緒泥沼,不自顧自的在負面情緒裡越陷越深。冷靜下來,才能知道問題出在哪裡,也才能用更妥當的方法應對。

 

漫畫藍色時期中男主角依據老師出的題目「罪惡感」製作的作品概念令我印象深刻:因為人心中有著對罪惡的衡量標準,所以看到的客觀事物被賦予了主觀罪惡感;換句話來說,當你感到罪惡感時,其實是你自己的道德標準正在凝視著你。心靈亦是如此,事件是客觀的,感受是主觀的,當我們因為事件而感受到情緒時,其實也是我們的認知濾鏡正在凝視著我們。客觀的思考能幫助人體察自己的行為模式,發現自己的濾鏡中存在的認知偏誤,深究造成這樣的認知偏誤背後的負面記憶,從而慢慢獲得療癒和解放。

 

冷靜下來以後,也能有更多餘裕去思考「對方為什麼要這樣做?」透過揣摩對方的認知模式,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猜測對方可能有著哪種無意識的認知偏誤,從而理解對方的情緒和如此行動的理由。回到剛剛的例子:也許因為媽媽從小肩負照顧弟妹的職責,被教導「不能抱怨,要做個好孩子,這樣才會被愛」,導致她習慣性犧牲自己、忽略自己的感受。感到委屈卻不能說,於是寄望旁人能體察她的苦衷。而忍耐到了極限的結果,便是爆炸和勒索。而自己的憤怒和委屈,來自於希望被媽媽照顧的依賴感,還有覺得媽媽應該多開口溝通、也不全是自己的錯,卻仍然下意識的覺得自己應該在媽媽開口前就主動幫忙,也不可以抱怨,才是「好孩子」。

 

思考對方的認知,雖然各種猜測的對錯有待商榷,但至少能給自己一個契機,客觀的站在對方的角度思考、嘗試理解對方的想法。思考自己的情緒來源,儘管不能解決煩惱,卻能幫助你更了解自己。然後從一個理性、成熟、包容的角度,重新看待這些回憶與行為模式。

 

心理學課程中,比起知識本身,帶給我更多啟發的,是看待行為與情緒的觀點。如同在上過地球科學課程以後,觀看星空時,我會對眼前的景色多了許多除了「美」以外的感想,我能透過北極星的仰角計算緯度,透過星座的組成判斷季節,還能抽出心神想像用肉眼以外的其他觀測方式,會得到怎樣的結果。在上過心理學課程以後,我對情緒與行為除了自身的感受以外,多了一種科學式的冷靜與客觀,多了許多可以用於觀測的視角。如同哥白尼提出天動說一般,當我們不再以自身情緒為中心,令周遭的世界繞著其旋轉,便能獲得更加客觀而廣袤的視野,與更加寬廣自在的心胸。

 

最後注意:如果挖到自己想不透、不敢碰的問題,千萬別逞強,自己做不來的時候,就坦然地尋求專業的協助吧。但我覺得,不必逼著自己馬上割裂長久以來的認知偏誤。光是意識到要留出刺激與反應之間的空白,就足以讓情緒改善很多了。在被情緒淹沒、即將窒息的時候,客觀的視角足以讓你浮出水面,吸一口新鮮空氣,從而擁有面對明天的勇氣。

 

 

所謂「正常」的意義

 

我曾經看過一部少女漫畫,裡面有段很好笑的對白:護理師女主角成功追到醫師男主角後,兩人一起去溫泉旅行。在大浴場看到其他女生姣好的身材和容貌後,自卑的女主角忽然開始患得患失,擔心自己配不上帥氣的男主角(對不起請忍耐一下,我知道槽點有點多)。回到房間後,面對鼓起勇氣表達擔憂的女主角,男主角只說了一句話:「不管長什麼樣子,剝開來不都是脂肪、筋膜、骨骼。每個人的皮相底下不都是人體模型那個樣子嗎?」

 

開始上心理系的課以後,得到的感觸其實和這段故事的男主角滿像的。印象深刻的是:其實有很多以前認為的概念,就只是一種測驗的結果而已,不能代表什麼。好比說智力理論有各種不同的版本,延伸出的測驗方式又有很多很多種。而性格的形成、理論、結構到測量方式,在各個時期都有不同的盛行理論,在現代也有各式各樣的測驗問卷被廣泛使用。就像恆星用紅外線、電磁波、可見光和其他方式觀測出來的影像都不一樣,沒有一種能代表全部,但每一種都同樣真實。

 

開始了解理論與測量方式之後,就會發現:其實所謂的「正常」,只是常態分佈下數量最多的一個族群。而既然測驗方式有如此多種,測驗結果的必然性與「命運判決」般的效果便淡化了不少。我開始逐漸覺得:任何的測驗結果,都只是科學精神透過一種觀測方式看見世界的一種面向而已。就像心理學的最早期的歷史中有個名譟一時、看頭骨凹凸判斷人格特質的學說,也許在未來幾百年後,我們所仰賴、自豪的一切觀測結果,在他們眼中也只像是肉眼觀測的星光吧?

 

我學習到先天生理條件與後天經歷共同形塑了一個人的特質,也學習到任何人都有五大性格所有的特質,差別只在其中的程度高低。我了解到「疾患」的定義,是「顯著與常態不同,並且對當事人或周遭他人的生活造成極大困擾的心理徵狀」。換句話來說,就算一個人再怎麼與眾不同,也只是偏離此時間節點上常態分佈而已。如果不會對自己或他人造成困擾,那根本就不能算作有問題。就算真的造成困擾,也有各種治療方法能夠應對,應對也不是要「改正」它,而是將症狀引導至不再造成巨大困擾的程度。

 

開始學習心理學和科學的觀點以後,我開始能用更客觀的角度,去看待自己身上許多可能不那麼受社會大眾喜愛的特質,比如內向、敏感、時常低落的情緒。因為所有的這些,在科學的眼中,都只是一種特質與徵狀而已。從而能夠更加坦然的接受自己。接受自己有一些還沒能邁過去的坎,有一些不健康的防衛機轉,不再假裝它們不存在,而是能慢慢認識它們,然後直面它們,總有一天,發現它們存在的意義,和它們和解,讓它們成為自己前行的助力。

 

任何的心理特質,其實都能用客觀的理論,生理與社會的角度去觀測、理解。而我想,不管出身富貴還是貧窮,體質壯實還是嬌弱,性格陽光開朗還是敏感多思,每個人都有各自的經歷,也都有各自需要面對的課題。佛說眾生平等,或許有人會嗤之以鼻,覺得有些人的生活注定比凡人更輕鬆愉快。但我慢慢覺得,在生死之外,心理上,也是眾生平等的。

 

不管是電視上高傲驕矜看不起人的富翁、路上開車暴躁易怒還飆罵髒話的陌生大漢,要人閉嘴乖乖聽話不准有意見的長輩、沒來由沖自己發火大吼大叫的上司,每一個散播毫無道理的惡意的人,其實都困在自己過去的傷痛形成的防衛機轉裡,傷害自己也傷害別人,無知無覺的被它所束縛,就這樣渾渾噩噩的過了半生。那些可怕的,殘害他人心靈的惡意,或許都只是憤怒、悲傷和痛苦的回聲而已。就像《哈利波特》裡的佛地魔,在法力高強、不人不鬼、暴虐而殘酷的表象之下,其實也只是一個因出身而感到自卑,懼怕死亡、懼怕命運、懼怕未知,可憐可悲的懦弱之人而已,。

 

 

心理健康與心理議題

 

在進入大學以前,當我耗盡心靈能量、社交疲勞,被太多刺激搞得筋疲力盡的時候,長輩給我的反饋是「你就是想太多了」、「你太嬌弱了」、「你為什麼不能神經大條一點」、「你這樣子以後怎麼辦啊」。久而久之,這些字句內化進心裡。當我疲憊、想要休息的時候,會有個嚴厲的聲音跳出來批判我、斥責我:「為什麼別人可以你不行」、「還有這麼多事情該做,你別想偷懶」、「你就是太嬌弱了,現在撐不住以後怎麼辦」。

 

直到上了大學,學習了心理學知識以後,我才慢慢開始發覺,這些對自己不斷重複的話語,其實是有毒的。我現在能夠同理長輩們的心思,他們擔憂對刺激高度敏感的我,希望我能活得更加輕鬆。但是,與其認為我現在的樣子不理想、希望我改變,我更希望我現在的樣子被接納、我的情緒被肯定以後,再去尋找在這個狀態下,能讓我活得更開心的方法。比起希望我「變得更如何如何」、「不要有怎樣怎樣的感覺」,我更希望能聽到「原來你覺得累,我明白了,你先去休息」、「我們一起來想想,要怎麼調整做法,能讓你比較不容易累」。

 

簡單的比喻:假設你是一個很容易曬傷的人,曬傷真的很痛。但當你覺得皮膚已經很燙、很不舒服的時候,旁人只告訴你「別人都好好的,是你皮膚太薄」、「再多撐一下,曬黑了就沒事了」。這當然沒錯,但代價是你必須繼續忽視皮膚的疼痛、忍耐多次曬傷脫皮的折磨,甚至對於天生黑色素缺乏的人,長期曝曬更可能造成皮膚病變。也許你會更想聽到醫生跟你說:「相較於大多數人,你的皮膚的確比較脆弱,但可以透過塗抹防曬乳、補充維他命、使用防曬產品等方式,讓你在太陽下也能享受活動」。

 

每個人的身心都是不一樣的,有人腸胃蠕動的慢,有人筋骨僵硬,就也有人特別不擅長應付刺激,有人特別不能夠忍受孤獨。學習心理學知識讓我明白,沒有什麼特質是負面的,也沒有什麼行為模式是正確的模範。唯一有意義的,是自己的感受如何。

 

長大的我,在經過長久的學習與思考之後,終於可以篤定地說出:摔打、硬撐的教育方式,其實不那麼適合我。學習心理學知識,讓我了解到什麼樣的方式對自己更好。現在的我,更懂得尊重自己的感受,能夠接納自己現在的模樣,然後在這個基礎上,慢慢摸索出讓我活得更開心的生活小訣竅。發現自己容易社交疲勞,就不要連續和數個朋友約會;發現受不了太多刺激,就把旅行的行程排得鬆一點,讓自己有充電的時間。最重要的是,不再覺得需要這些的自己「嬌弱不正常」,而是把這些視為懂得照顧自己的表現。

 

可能會有人覺得,重視自己的感受是脆弱的表現。有人會覺得,專業的心理學知識太過客觀、科學化,冷冰冰的。但我反而覺得,這些知識與訓練,讓我成為一個更有韌性的人。就像物理治療師在運動時會知道該如何熱身,怎麼活動能避免受傷,受傷以後又該如何處理照護,才能以更快的速度更好復原、不留下後遺症。心理學讓人知道該如何照護自己的心,也讓人擁有更平和的眼光與更好的抵抗力,去面對這個世界的危險與惡意。強大的意義或許不是無堅不摧,而是受傷後能夠恢復健康,而這些知識與訓練賦予人自癒的能力。

 

 

 

結語

 

作為心理學菜鳥學生,我關注的面向也許還是太感性了些,不夠那麼科學、客觀、有學術性。我曾經期待有門學科能讓我義無反顧的熱愛,但現在看來,我可能不適合一見鍾情吧。對於心理學,其實現在我也還在擔心與懷疑,自己是不是真的能好好讀完這門學科。我也不知道,在更加深入學習心理學知識之後,我還會不會有相同的感受。但更多的時候,我只是覺得「這好有趣!我想知道更多!」就這麼開開心心的一直上課下去。可以肯定的是,我非常感謝自己當初選了普通心理學這門課,打開了我學習心理學的契機。也很感謝好友Alex時時刻刻提醒我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因為她,我才發現自己總是在忽視心的吶喊,沒有好好的和它溝通。

 

「心理學十分有趣、好好奇!」這個感想是我最珍惜的。

 

當然我沒有我寫下來的這麼神,能在任何時刻保持高EQ地寬和待人。大部分的時候還是常常精神耗弱,偶爾瀕臨崩潰。但我能感覺到,自己正在一次次的震盪中慢慢改變。人體的神經系統作用快但效果短暫,內分泌系統作用緩慢但影響持久。我希望自己的改變也能像內分泌系統看齊,儘管緩慢但是長久。


P.S.
最後私心推薦一下: QQ掃除者 和 Queen's Quality 一套上下連貫的漫畫,在心理健康上給我很多安慰和啟發。真的超好看!強推!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