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0月30日 星期日

【散文。記敘】飛音與NS:Sparkle

後台門外白色的走廊裡,空調恆溫的空氣乾而冷,有著屬於油畫淡淡的顏料澀味。關緊的門裡不時竄出一兩個音符,還有一兩聲震動心臟的重低音。寂靜的氣氛下是躁動不安的心跳,彷彿熔岩正在地表下悶燒。


上台前倒數十分鐘,我的心情卻意外的平靜,連自己都始料未及。才後知後覺地發現,自己被這個地方改變的,比想像中還要多的更多。


終有一天,有人會打破你那冷漠疏離的偽裝,會讓你放下無謂的懷疑和矜持,會帶你來到一個令人依戀不捨的地方。為此,患得患失,因為太過幸福,以至於恐懼失去。


如果回到大一那年,告訴那時的我,我會有寫出這些字句的一天,我大概是不信的。但世事難料,意外總在最不意時降臨,一開始甚至察覺不到,這將是一場盛大的、改變生活軌跡的旅程的開端。就像我從未預料到,讓我相信自己擁有深深熱愛的能力的,竟然不是一個人。


而是一群人,以及一首歌的時間。


練阿卡貝拉這件事,老實說挺小眾的、也挺累的,身心都是。在側台等待的時候,百無聊賴地想著:唱一首歌就像煮一道菜一樣,精心炮製的藝術總逃不過灰飛煙滅的下場。那些無法具象化的技巧和感情,都在濃縮在一顆顆消散在空氣中的音符裡。


所謂的編制聲部,並不是依照高低音給每個人安上名號,而是粗略地區分為領唱、和聲、倍低音和人聲打擊。如果主唱不固定,每個人就必須在和聲與領唱的身分間快速轉換。那是一種十分新奇的體驗:在主唱段極盡所能地彰顯存在感,不知疲倦地宣洩自我。下一秒卻彷彿憑空消失一般,剎那間溶入和聲的海洋裡,成為全體間無法辨識的一部分。5分鐘時長的樂曲,我們彷彿多重人格般,在表與裡、冶豔與柔和間不斷切換。


來到阿卡社以後,我才打從心底的明白:任何一個聲部,都和主唱擁有同樣的重量。沒有哪一個單音軌的魅力敵得過一組和聲的美,我尤其著迷於自己的音卡進和聲裡的那個瞬間。將所有的音收斂、揉合,直到聽起來就如同一個聲音,成為無法分辨彼此的存在。那是宛如奇蹟降臨一般的感覺,讓人著魔般的耽溺其中,為了再次得到那個瞬間,忍受校對音準的恐怖折磨。


一首歌的時間不過5分鐘,我們為了走上舞台,卻得經歷多少的掙扎。


練唱不只是快樂的,也有不少痛苦的時候。每進步一點,更廣闊的世界便在眼前展開。越是練習,越是發現自己要學的東西還有好多好多。音準和節奏是歌曲的基石,技巧、強弱、共鳴位置、情感表現,都必須建築於其上。那精巧而繁複的塔樓彷彿沙堡一般,一個音準錯位,就在浪花的撫觸下轟然倒塌。


可是,沒有什麼是能夠一勞永逸改正的錯誤。咬字的一致性、停頓的俐落程度、樂句的連貫感和律動感,一首曲子裡有太多要顧慮的地方,還像連續函數一樣可以永無止盡的切出新斷點。隨著練習時間拉長而不斷增加、堆疊,我們就像是馬戲團裡拋彩球的小丑一樣手忙腳亂。一遍遍反覆練習同樣的歌曲,忍耐看不見成長的焦躁,卻免不了在同樣的地方跌跤。那是一種幾近泫然欲泣的無力感。所謂的成長,是在反覆的進步與退步之間不斷掙扎,與看不見成果的頹喪感對抗,堅持著一點一滴緩緩前進的過程。孤獨原地踏步的感覺足以讓人發瘋。


但我們擁有彼此。在團員的眼睛裡,我第一次能夠看見自己的進步,從而開始相信,即使現在的自己不行,未來的自己也能夠做到。進步不再等於追求正確、懲罰自己的集合,而是一場沒有終點的兩人三腳。漫長、艱苦、跌跌撞撞,卻同時充滿笑聲的旅程。


小小的後台房間裡,擠著七個只能用眼神給彼此打氣的人。我恍然明白了自己為何沒有像從前上台表演那樣緊張到失去冷靜:因為我不是一個人。舞台上的人影一向是是過曝的,聚光燈的照射加上無數目光的聚焦,強烈的光線彷彿令心底的恐慌也可見。麥克風擴大音量的同時也冷淡地放大缺點,那些模糊在和聲裡的偏差全都無所遁形。但我知道,往左右張望,我能看見不只一雙與我對視的眼睛。這個事實讓我情不自禁地露出一個笑來,緩和我加速的心跳。我已不再害怕舞台上的燈光。再也沒有誰的錯或者誰的怪罪需要害怕,因為我們不是七個人,而是一個團,同一首歌裡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唱阿卡最美好的收穫,其實也不是音準或技巧,而是一群一起唱歌的人。眼睛容易被光影的惡作劇操弄,被外表的假象所迷惑,我總覺得,聲音,才是無法說謊、毫無矯飾,一個人靈魂真正的模樣。圓潤純粹的嗓音裡藏著一顆溫柔細膩的心,退在和聲裡的質樸聲線蘊含著一個善解人意的靈魂。


為了和聲,我們大概都是第一次有機會,被一群人認真而仔細地端詳自己的聲音。純粹、透明,專注而細膩地,描摹彼此嗓音的質地。我們會記得彼此咬字和呼吸的習慣,熟悉彼此轉音和斷句的方式,模仿音符在口腔中流動的走向。一起唱歌久了,我們都能在彼此的歌聲裡找到自己的模樣。


「你的聲音通透而柔軟」,沒說出口的是,我有多喜歡這句形容。並不戲劇性,沒有目的,彷彿在述說一件客觀的事實一般,直率又真實、淡然而平靜。可是這個平凡樸實的結論,來自無數次心無旁鶩、專注而耐心的傾聽。「這是你的優點,我很喜歡」像是有人為你撿起碎裂一地的自己,然後一片一片珍重的拼湊回原形。聽見這句話時的感覺,好像有人送給了我一束陽光,然後告訴我,這就是你本來的模樣。


原來,其實沒有所謂特別好的嗓音,因為所有的聲線,都有其適合的音域和風格,總會在某個註定的八度間,從容綻放它勾魂攝魄的美。


為了比賽,我們有過不少摩擦、經歷過許多的疲憊。可是我真的很喜歡團長說過的話:「張力的存在持續推動著樂句的行進,預示著和諧圓滿的解決的到來」。老實說我一開始是不信的,但最難忘的時刻,是那些深夜裡的談話,下雨的心情,還有代表雨後初晴的笑鬧的和弦。那些磨合與了解,最終都化為一種無條件的信任,相信不會有句子裡存在著惡意,相信所有的分歧都是為了一起前進。不會有人被丟下,因為我們都還在同一條路上,努力成為更好的自己,然後,成就更好的彼此。


我們的名字被寫在同一份譜上,我們的音色被收藏在同一段和聲裡,存放在那些曾經一同歌唱過的人的記憶之中。就算有其他人填補空缺的位置,就算能唱出同樣的曲調,那首歌的形貌再也不會相同。在成千上百萬個歌唱者中相遇的,那個音色的組合,是只屬於我們的奇蹟。只要再一次唱起那首歌,無論是否還與那些人相守,腦海中都會再一次想起他們的聲音和容貌。


也許「愛」和「喜歡」的區別,在於有無時間如沙一般細密的積。我用了一年半多的時間,才終於讓阿卡貝拉成為生活的一部分。可是,我也情不自禁的著迷於浪漫的句子,好比說:「所有的日久生情,都是未曾察覺的一見鍾情」。


大學是疏離感蔓生的起點,系所、教室、同學,沒什麼是永遠不變、可以期待的。而唱阿卡逐漸成為了我的身分認同,或許我不喜歡我的主修,或許我不再是成績優異、表現傑出的菁英。但不管世事如何改變,我都能說,自己是一個愛唱歌、愛唱阿卡的人。


這裡給了我許許多多意料之外的東西:前社長的溫暖、學長姐的熱情和提攜、團員們的緣分,如歌喉讚劇情成真一般的夢幻旅程。我曾經非常嚮往「青春」的生活:擁有一群志同道合的社團朋友,為同一個目標揮霍時間、燃燒熱忱,痛苦、吵架、哭泣,但記得的更多是笑鬧,疲憊卻滿足、單純而快樂,宛如陽光一般耀眼。只是當時的我沒有得到。就像〈Waving Back At Me〉的歌詞那樣,受到了陽光的灼傷。一邊假裝不去在意,一邊卻情不自禁的羨慕著,一遍遍的感到缺憾。


假裝著久了,也逐漸就忘了,自己曾經有多麼渴望,又花費了多大的力氣,才終於接受自己沒能擁有那些東西。直到社團聯展的那一天,筋疲力竭地在大太陽下唱歌,想著總有一天要和大家一起和一次〈Waving Back At Me〉。站在人流中望向高遠的藍天,我忽然意識到,自己早已有了會站在窗外向自己招手的人。我想回到過去,告訴自己:你所渴望的一切,終有一天會來到你的身邊。


沒得到金牌獎,說不失望、不難過,絕對是假的。我曾經從不相信盡力就好、過程更重要之類的話,不能夠接受自己的挫敗。但,如果無法接受自己,那30多次的練習、近100個小時的努力,又要擺放到哪裡?我第一次了解到,比賽的意義不只是獎項或紀錄。TCMC的意義,不只是銀牌獎,還是8個多月的努力,是晚風裡街道邊即興過頭的和聲,是琴房昏暗燈光裡專注的側臉,是永遠不準的鋼琴鍵上跳躍的手指,是一個個深夜裡的哭泣和破涕而笑。那一首歌的時間,是七個陌生的音符最終融合成一個和聲的旅程。


我一直很害怕向任何事物投入過多的感情,害怕失望、害怕結束。但我終於發現:不論我表現的在不在乎,我們終將在注定的時刻迎來離別。既然如此,不如一晌貪歡地盡情依戀。有多濃烈的情感與執念,也意味著這件事帶給我何等深刻的愛戀。


我們像煙火一樣,自寂靜中走來,亦終將歸於寧靜。在一次次的歌唱中氧化燃燒,像是不同的金屬化合物,在那個瞬間反應出璀璨絢麗的焰色,催化出烙印在視網膜上絢爛耀眼的感動。


我希望這場煙火,能持續很久很久。





後記:


我不只一次聽過:唯有真實的故事才能打動人心。寫作是閉上眼睛的一場告白,膽小卻勇敢。想寫下這篇文章的執念短暫地贏過了暴露自己的恐懼,讓我有勇氣反問自己:我想要打動的,是誰的心?那份執念的來源,是什麼?


我覺得,是感謝。


謝謝 所有來看我們的大學長姊們,願意花費自己時間來帶我們。你們的建議和鼓勵,讓我從準備比賽中的壓力下保住喜歡唱歌的心情。


謝謝指導老師傾囊相授很多讓人大躍進的技巧。還有,每次挫折到不想再唱的時候,獨特的鼓勵方式都讓我得到再站起來走下去的hp值。


特別謝謝學姊願意聽我講一些唱歌的煩惱,一路上給我很大的支持,讓我鼓起勇氣參加比賽。妳當初說希望大家覺得飛音是個溫暖的地方,妳讓我真的這麼覺得。


參加TCMC的感想有太多的情緒,總覺得難以用文字全部敘述出來。我曾經嚮往過的《歌喉讚》裡的所有情節,全都經歷了一遍。有一個人突然隨便唱起一首歌來,大家就會一個一個加進來一起即興;一次次練團,看著一首歌從歪到不行的難聽一步步修成令人滿意的樣子。疏離、磨合、爭吵、挫折、哭泣、談心。雖然結局沒有電影那麼完美,但回想起來,這真的是一場夢想成真的旅程。很開心每個人都說我進步很多,我收穫了超乎想像的成長,還有一群很棒很棒的團員。


《在離別的早晨獻上花束》這部電影描述了三個壽命遠遠長過一般人的少年少女的故事,提出了一個尖銳而殘忍的疑問:「如果早知道終有一日我們會迎來離別,那相遇還有意義存在嗎?」答案是有的,最後女孩說:「讓我們繼續邂逅新的離別吧。」我現在才慢慢明白這是什麼意思。在相遇與離別之間,還有著很多很多的美好,讓緣盡的痛苦,最終稀釋成若有似無的懷念的回甘。


最後解釋一下篇名的由來:要寫給阿卡的文章嘛,用歌名來當篇名再好不過了是吧?想了想,我們唱過的歌好像都不太合適。那找一首別的吧!找來找去,最後覺得最符合我想說的話的居然是スパ一クル。果然宅宅本性難移啊。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