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能藉自己的筆,將這本美好的書介紹給大家,讓更多人能夠過上井然有序、怦然心動的生活,逐漸活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生!
陰雨綿綿、涼爽又沉靜的初秋,是不是讓大家都懶洋洋的提不起勁呢?
放心,我也是!
因為在寫作上有點瓶頸,加上預計下個月要放大招(寫一篇認真的長文),所以本篇文章會以更輕鬆舒緩的方式進行。希望大家也會喜歡這樣的風格~
我的朋友大多都知道:我是一個非常喜歡「整理」和「打掃」的人,喜歡到會把「整理」寫在自我介紹的「興趣」那一欄。從小學到大學,每到寒暑假,我做的第一件事不是出去玩,而是整理和打掃我的房間和書房。
而這樣的我,每次開始動手整理前,一定一定要重新讀一遍的書,就是這本《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
我是在高三畢業的夏天接觸《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自此,這本書便成為我的「整理聖典」,讓我的整理成效有了突飛猛進的增長。而同時,就如同書名所說,這本書不僅僅是一本「整理物品」的書,更是一本教授「人生整理」的書。有許多的觀念,在此後的人生也帶給我深遠的影響和啟發。可以說,我已經成為了近藤麻理惠的忠實信徒也不為過。
不過……我身邊的家人朋友,有超過一半以上的人,在此時此刻仍然受到「整理」所困擾。尤其是我的一位姊妹,在接受我的強烈推薦、完整的拜讀了《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之後,房間還是長得和原來一模一樣(的亂)。再加上自己每年寒暑假不斷的重複練習,這兩個元素讓我發現:儘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在我心中早已完美無比,卻也還是有可以討論與優化的地方。
因此,這篇文章會向各位讀者介紹《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裡頭教授的超實用觀念、我特別喜歡的各種巧思,以及我在個人觀察之後新增的小訣竅。
希望能藉自己的筆,將這本美好的書介紹給大家,讓更多人能夠過上井然有序、怦然心動的生活,逐漸活出自己心目中的理想人生!
一、整理前的心情改造:「整理」是一種心態
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的第一章,近藤麻理惠就開宗明義地告訴所有讀者:「整理,是一件值得被好好對待的事情」,並且重新詮釋「整理」的意義。
其實,鮮少人真正認真的研究、學習過「如何整理」,所以「不會整理」這件事反倒是理所當然、普遍至極的。許多麻理惠的客戶,甚至都是理應早就修練成整理大師的日本中年專職家庭主婦!所以,對於打從心底認為自己「不擅長整理」的人,也不必因此感到自卑或絕望,只要閱讀這本書,誰都能擺脫「不會整理」的惡夢。
我覺得這一章的重點,在於破除大眾對「整理」的迷思,重新塑造正確的觀念。麻理惠在書中提供了許多震撼人心的金句:
「『整理完又會變亂』決不是理所當然的!只要一口氣整理好,就永遠不會變亂!」、「『每天整理一點』,永遠都整理不完!」、「整理是節慶,不是每天都要做的事情!」。
對我來說,這一段最大的收穫,在於明白:「整理」其實並不是一個習慣或者動作,而是一種心態。把《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當作一種價值觀或者人生觀,內化到每一天的日常中,環境就會不知不覺變得越來越整潔,手忙腳亂找不到東西、忘東忘西、眼前一片狼藉的情況就會越來越少,逐漸過上井然有序、從容自在的生活。
二、按「物品別」而不是「場所別」來整理
這個觀念的起因,是麻理惠在鑽研整理中發現:從廚房、浴室再到其他地方,自己怎麼好像一直在整理重複的東西?麻理惠認為,按「物品別」而不是「場所別」來整理的好處,就是能避免一直像是鬼打牆一樣整理重複的物品,更能確實掌握自己擁有的物品的數量,避免買到不需要或者重複的東西,讓物品越來越多、整理難上加難。
這是我在本書中最喜歡的觀念前三名!我覺得,按「物品別」而不是「場所別」來整理,是超級天才的一個想法。因為它跳脫了「某樣東西就該放在哪裡」的思考陷阱,讓人有能力擺脫「某樣東西本來就會放在某處」的習慣,重新思考:到底最適合這樣物品的擺放位置在哪裡,以及另一個更深層也更重要的問題:你到底需不需要繼續持有這樣物品。
想像一下,你搬進現在居住的家的那一天,整間房子都是空蕩蕩的,整個空間就像一張白紙,任由你去設計、擺放、設定你的生活。最開始,根本就沒有「只穿一次的衣服就該堆在房間的桌子上」這種常規。按「物品別」而不是「場所別」來整理,能讓整理的人跳脫舊有的生活習慣,重新思考自己想要的生活模式,並且打從心底的領悟到:沒有所謂「無法改變」的生活模式。
三、在思考「收納」之前先思考「要留下什麼」
麻理惠認為,「短時間內一口氣徹底整理完畢」,而且「在完成『丟掉』動作之前不可以想『收納』」是讓整理成功的最大秘訣。節慶般熱烈的大改造,能讓人徹底的領悟到「整理好的環境有多麼美好」,從而從此過上截然不同的整潔生活。
而且,「丟掉」的時候,真正該注意的,不是「要丟掉的東西」,而是「要留下的東西」。先想像自己夢想中的生活環境,然後以此為基準,只留下「會讓自己感到幸福」的物品。
提倡這麼做原因之一是:想必大家都有過「整理整理著,莫名其妙就變得速度超慢,感覺什麼都沒做,就這麼浪費了一下午」的經驗吧!我覺得,這幾乎都是因為沒有把「丟棄」和「收納」分開的緣故。手裡拿著一樣物品,好不容易費盡心思決定了去留,之後還得思考該放在哪裡、新的佈置應該怎麼設計、原本放在那裡的東西怎麼辦⋯⋯滿滿想要改變的精力,就這樣在一次次的來回折騰之中消耗殆盡,真的是很可惜的一件事。
另外,相信一定有人有過這種感覺:不管再怎麼購買收納箱、收納櫃,訂購了多麼高明、新穎的收納法寶,環境最終都還是會亂回原形。在遇到這種情況的時候,有沒有想過「可能不是收納工具不夠,而是東西根本就太多了呢?」只去思考「現在擁有的物品該怎麼重新擺放」,卻完全忽略了「自己到底需不需要這個物品」。結果只是像重新堆積木一樣把現有的東西重排而已,並不會讓生活模式有很大的轉變。
盡力的思考、丟棄物品,當房間裡的東西越來越少的時候,你會感覺到:身體彷彿也經歷了一場排毒一樣,變得輕盈、自在、精力充沛。「擁有的東西變少」這件事,帶來的收穫可說是驚人的超乎想像。
舉個例子好了:我的書包從國中開始就一直很重,因為我常常會想著「今天可能會用到這個工具」、「今天可能會有時間讀一點那本課本」,不知不覺就把書包裝的又滿又重。也會時不時覺得「應該帶少一點東西吧」,卻怎麼也捨棄不了「要是要用的東西沒帶到怎麼辦」的憂慮感。
這樣的狀況一直持續到疫情爆發,為了防止病毒,每天回家都要用酒精消毒帶出去的物品,帶的東西越多,就得花越多時間擦拭。「真的好麻煩、好浪費時間喔!帶少一點東西好了!」怕麻煩又沒耐心的我在這麼決定之後,才忽然發現:有好多自己曾經認為「一定要帶著」的東西,其實根本就不曾用到過。把隨身物品減到最少以後,遇到忘記帶什麼的狀況時,也才會發現「原來沒有帶這個也不會怎樣啊」。不必再背著沈重的包包以後,我更有動力和朋友一起散步、下課繞道去其他地方小旅行,我的生活變得更少顧忌、更多色彩了。
「擁有的物品變少」也是一樣的道理,當擁有的物品真正的變少,才會讓人發現,原來自己真正不可或缺的是什麼;有些自己曾經很執著的事物,其實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重要。
另外,或許有許多人對「丟掉」物品有罪惡感,每當下定決心想丟掉某樣物品,心裡都會有個聲音跳出來,或是批評:「你真浪費!」,或是擔心:「如果以後還要用上的話……」
我想,《玩具總動員3》裡的劇情,可以很好的解釋這樣的煩惱。我覺得人生中必定會有些物品,是陪你走過一段燦爛無比、無可取代的美好時光的。可是,當這樣物品比起和你在一起,更能帶給別人快樂時,你願意心懷感謝地放它離開,各自踏上更美好的未來嗎?
我知道這很難,光是丟掉就很難了,我自己也因為浪費的罪惡感和對未來的擔憂,而留下了很多我心知肚明不那麼心動的物品。所以!在這裡提供一個我覺得很不錯的替代方案:只想著「我要辨別出哪些是讓我怦然心動的物品!」就好,不用想著要丟掉沒關係。放心大膽的把不心動的東西一一挑出來,之後找一個衣櫃角落或者是儲藏室把他們通通塞進去,當作自己已經把這些東西丟掉了。
設定一個期限,試試看「沒有這些物品的生活」是怎麼樣的。不要一次丟掉所有的東西,而是像分期付款一樣固定時間送走物品,練習「丟棄」的過程。相信你會慢慢發現:沒有這些東西,生活也可以過得下去;讓這些東西去到更需要的人手上,反而會帶給自己更大的滿足。
四、從此過上魔法般怦然心動的人生
前段「丟棄」與否的基準,就是這樣物品是否讓你「怦然心動」。麻里惠在整本書都反覆地強調「怦然心動」的重要性,還特別叮囑要把每一件物品都拿在手上,觸碰、撫摸,才能準確地辨別。這個步驟真的非常有差!我要認真的支持麻里惠的主張。我認為這是因為:當只用眼睛盯著看物品的時候,會是理智的大腦在計算這樣物品的用處,只有用手觸摸的時候,心才會告訴你這件物品對自己到底有沒有意義。
麻里惠在書中建議:從「衣服」開始整理,再來是「書」、「文件」、「小東西」,最後才整理最難取捨的「紀念品」。這不僅僅是避免你在看著某趟旅行帶回來的小擺設小吊飾中耗掉一個下午,更是一場循序漸進的「怦然心動練習」,從最容易感受到心動的衣服開始,一路整理到紀念品,相信你一定已經具備了辨別心動感的能力。
如果覺得像麻里惠所說「把所有同類物品都搬出來堆在房間裡」太麻煩的話,我自己的替代方案是一次拿五到十樣下來,或者是把每一件衣服從衣櫃裡拿出來摸一摸再放回去。不過這是給趕時間的人的折衷方案,第一次整理的話,還是全搬出來比較好。
前年夏天參加了一個營隊,有機會訪問國內某個有名的室內設計師,他提出的主張我至今都覺得深受震撼。「有沒有想過自己的身邊為什麼有那麼多的醜東西?因為你們購買的時候從來不注意,從來沒有意識到自己可以過得更有質感。」設計師說,要從根本提高大眾的美感,必定要從「美感生活運動」開始。只要帶著「美學」的思維去過生活,帶著「選擇美」的意識去消費,人人都有能力過上被美的事物環繞的、有質感的生活。
而怦然心動的生活,又何嘗不是如此呢?
《羞辱創傷》一書中提到,我們在新生兒的狀態時,由於生活無法自理,便只能受制於唯一的資源來源:父母。因此我們會盡最大的努力去迎合父母的期望,歪曲自己的思考、合理化所有遭受的對待,以求能夠生存下去。擴大來說,生活方式也是一樣的。小時候我們依循父母的教導生活,長大一點後遵從學校裡師長的指示,再長大一點,我們的框架換成了社會規範和大眾的價值觀。
我們被迫接受他人規範的時間太長,以至於在邁向成人時期的現在,我們反而失去了辨別「心動感」的能力。我們都沒有發現:其實現在的自己已經具備了能力,去打造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樣貌;其實沒有什麼「生活該有的樣貌」,每一個人都可能過上被自己喜愛的物品環繞的幸福生活。
而直面自己的內心世界,誠實地回答,人生中到底有哪些東西其實不是自己真心想要的,到底什麼會讓自己感到怦然心動,就是邁向夢想生活的第一步。藉由「整理」,向心裡那個膽小愛批評的自己證明:「你看!理想的生活就長這樣!我可以、而且正在朝那個方向前進!」這將會形成一個強力的連鎖反應,幫助你、支持你,一步步邁向夢想的生活。
「這樣物品讓你感到怦然心動嗎?」其實是個比較模糊的說法。我想在這裡補充一個我更喜歡的標準,來自另一本我很喜歡的書《極簡人生》:「Will it add value to your life? 這樣物品能為你的人生增添價值嗎?」。在這本書裡,兩位作者約書亞和萊恩提出了更加強而有力、撼動人心的生活概念主張。
最後補充一點:我覺得在沒有專業人士協助下,要一次做到麻里惠標準的「完美整理」是非常困難的。對於要一次180度大改造生活感到壓力的讀者,我覺得不妨這麼想:把每一次都當作「最好的一次整理」在做,但不要限制自己一次就要做到最好。我也是在一次次整理中,才慢慢學會如何辨別「怦然心動」的感覺的。不必一次就做到好,相信你每一次都會做的更好!
補充:八百萬神明
最後這點,是我在《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最喜歡的一段。也許是因為長時間和物品相處,麻里惠對「物品」有著獨特而細膩的感情。「你所擁有的物品,全都在努力幫助現在的你變得幸福」、「好好珍惜著使用令自己感到幸福的物品,對那些已經完成使命的物品說聲感謝」、「好好地對每樣物品表達今天受到他們幫助的感謝之意」等等,都讓我看見麻里惠對物品的感情與尊敬。
或許我也能算是個對「物品」敏感的人吧!每次面對剛剛買回家的書籍或物品,我總有種「認識陌生人」的感覺。總要在一次次用指尖翻閱書頁、把物品放在手心摩娑之後,物品才會像《小王子》裡頭的狐狸一樣,被慢慢的「馴化」,成為我家的一份子,成為珍惜愛護,充滿感情,一同生活的美好存在。
日本的神道信仰以自然崇拜為主,屬於泛靈多神信仰,將自然界各種動植物及精靈,及英雄豪傑死後的靈魂視為神祇,日本神話有所謂「八百萬神」的說法,顯示神道中的神祇非常多。我非常、非常喜歡麻里惠的觀點:物品是有生命的,每天都在為主人努力、希望你我的生活能更加美好。懷著這樣的心情,去看待周遭的每一件物品,每一天的生活突然就會變得溫柔、幸福無比。
結語
比起文章,《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中的敘述更加的完整,字裡行間充滿了麻里惠對整理的熱愛和對物品的情意,更有很多超級實用的整理妙方沒被我收錄在文內(比如「讓衣服直立的摺衣服方法」)。所以,衷心推薦大家去讀這本書!再說一次,《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不僅僅是一本「整理物品」的書,更是一本「整理人生」的書。希望大家都能學習麻里惠的魔法,過上怦然心動的、夢想中的生活。
另外,我覺得《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就是《極簡人生》的實作手冊。如果想要更加了解麻里惠的整理作法背後的生活哲學,或者整理完物品以後,也想整理一下自己的工作、活動和人際關係的話,我非常推薦《極簡人生》這本書。不想讀書或有Netflix帳號的讀者,也可以搜尋以《極簡人生》為原著拍攝的一小時紀錄片:《簡單就是潮》,相信一定會帶給你的人生很大的衝擊與轉變。
後記
寫部落格這件事,不知不覺也持續一年了。在為自己感到自豪的同時,也越來越常煩惱「不知道該寫什麼」了。只能說自己作為「作家」的能力和自覺還遠遠不夠吧,長期的寫作讓自己性格上的缺點明顯的暴露出來:太過關注自己的內心世界、為了保護自己而下意識拒絕與外界產生連結、容易在同一件事情上鑽牛角尖不斷重複……之後,我會希望自己能更多地關注自己周遭的人與事物,也會希望自己能跳脫飄浮在空中的思想,勇敢去解答人生中的巨大疑惑。
不過,在想不出來要寫啥的情況下,我拿來應急的、早就讀熟的《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居然還是讓我開開心心地打了將近六千個字。總的來說,很高興自己寫了這篇文章,雖然狀態和文筆都遠遠脫離完美,但卻讓我回想起自己當初有多受《怦然心動的人生整理魔法》感動,自己對整理有多少心得,還有,自己原來還是有熱烈喜愛到忘乎所以的能力地的。
最後,前幾天和很喜歡的老師聊天,提到了我「在有一堂課的作業裡寫道:我想要在大學四年內寫出一本書」。我想破了頭,才好不容易記起來:這是去年開學不久,在大二的管理學課程中交出的規畫表。想起來之後,心裡一半是驚恐:自己竟然心安理得的忘記這麼重要的事情這麼長一段時間、自己竟然浪費了這麼多時間。另一半是感慨:原來曾經的自己有多勇敢、自己的內心深處還藏著不滅的火花。
所以呀,希望我能慢慢開始著手執行「在大學內寫出一本書」這個夢想。可能很難、可能永遠達不到,但,我想要在畢業的時候,讓大二的我感到萬分自豪和驕傲。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