屬於現代人獨有的飄忽眼神漸漸凝結出專注的霜,急躁的心跳慢慢染上山谷之風的空寂。目光舔拭過清冷的文句,彷彿有人用筆端挑起一片雪花,放在舌尖上慢慢融化。
那個夜晚,我知道,我愛上了《馴羊記》。
你有過對一本書一見鍾情的經歷嗎?
那個微涼的秋日夜晚,翻開書頁,序章的第一篇。當讀到「此前我從來沒有意識到,原來人類已經可以創造星星了」時,一份未知名姓的悸動電流般竄上我的心口。
屬於現代人獨有的飄忽眼神漸漸凝結出專注的霜,急躁的心跳慢慢染上山谷之風的空寂。目光舔拭過清冷的文句,彷彿有人用筆端挑起一片雪花,放在舌尖上慢慢融化。
那個夜晚,我知道,我愛上了《馴羊記》。
冬天台北的天氣由珍珠灰、夜藍和冷杉綠構成,《馴羊記》也是。混有濃烈的藏香和光影的空氣,彷彿一顆顆塵埃在寺廟屋頂投射而下的光裡,旋轉有如星球。
《馴羊記》的行文摻雜了小說與散文,人稱在虛構與現實間切換,內容在數十年前、現在與未知的時點跳躍游移,讀來令人有種迷失方向的錯覺。時空的距離像午後山間吹起的大霧,掩藏起西藏高原的容貌。而《馴羊記》便有如一隻微微顫抖的手,遲疑著、敬畏的,輕輕撩起面紗的一角。僅僅是一瞬間的驚鴻一瞥,也足以令人失語。
西藏是一個太過神秘而龐大的個體,傳統文化、信仰、政治,藏人、藏香、藏佛、藏戲、藏山。太多線頭纏繞在一起,路往四面八方延伸而去,而森林像是無邊無際的宇宙。肉身與靈魂,生與逝,自然與人,界線都在那裏模糊。
但作者以一種極為巧妙的方式描繪西藏的容貌,宛如印象派的畫作一般,捨棄精細切實的線條,著重捕捉光影與色彩閃現的瞬間。撿拾、串起,一片片名為西藏的碎琉璃。勾勒出縱然不完整、不清晰、不全面,卻更加震撼、更加觸動的畫面。
你聽過《永樂大典》嗎?那是一部編撰於明永樂年間的百科全書,承載了千年累積的珍貴智慧與心血。據高中的歷史老師說,清咸豐十年,英法聯軍攻破北京,掠奪圓明園的金玉珍寶時,沉重的板車深陷在大雪和泥濘中寸步難行。士兵們便用一本本的《永樂大典》鋪墊在地上讓車輪壓過。遭遇此次浩劫的《永樂大典》,自此永遠的散佚。
我覺得西藏,就像《永樂大典》一樣。
人們闖入那座千百年積澱的美麗園林裡恣意掠劫,時代的巨輪將它扔在大雪紛飛的泥濘中,恣意地輾壓、撕扯、蹂躪、踐踏、摧折。那遠勝於金銀美玉的珍貴寶藏,就這樣消融、粉碎、飛散在無盡的大雪之中。
然而,更令我心醉的,是《馴羊記》的自然書寫。
他的描述乾淨的像流水淬礪的奇岩,你甚至會在視線滑過一行行文字的時候聽見風和冰稜碰撞的聲響。彷彿你的靈魂也被浸泡在彷彿流著玻璃的河流裡,變得澄澈透明,只承裝著全然的孤寂與寧靜。
這位作者的迷人之處在於他清醒的沉醉,他理智冷靜的浪漫。他的筆下有時候私密的彷彿只有自己,有時又客觀的彷彿拍攝牧民、山林和雪原的旁觀者。但更多時候,他彷彿在用一種脫離實體的角度觀看整片大地,像是成為了一轉經輪、龐大輪迴的一部分,彷彿站在寒冷無機的空寂宇宙,俯視著掙扎於俗世的微渺生靈。
山和他有時融為一體,有時又幾近冷酷的互相切割。曠野裡有雪、有鳥、有雲,還有自己。意識流填充了天與地之間的廣大空白,在山壁和樹林間一遍遍迴響。
文字是調焦失敗又忘記打開廣角的相機,再怎麼舉起昂貴的單眼,也無法擷取下一座山的容貌。雪和冰芯是地球的記憶,羊和氂牛是曠野的語言。雪豹的眼睛有如深湖,「靜靜的看著我以朝拜之姿,向山苦行」。
讀了《馴羊記》,才知道自己對自然的敘述何等的淺薄愚昧。
作者說,牧民的眼睛是鷹隼的眼睛,雪豹來了又走,明明就在眼前,卻總是只有他看不見。讀畢《馴羊記》,我也想思考,自己的五感和記憶到底被台北的落塵磨耗了多少。是否,我的靈魂也能聽見草原複調的歌,也能懂得雪雀和藏羚的語言,只是從來不曾留心?
他的比喻精準到讓人心痛的地步。他的每一個句子都能隨意地被砸落在地,碎成千百片透明的冰。他的紀錄寫在星辰和元素的記憶裡。他的每一個字都能被拾起,放在手心撫觸玩味。那些話語像轉經輪的節奏,莊嚴而神秘的奇特韻律。那麼真實,又那麼像稀薄的夢。
而那些句子和篇章都斷在一個奇妙的點,然後遁入如恆河沙般翻湧無盡的虛空之中。山也是,佛也是,拉薩也是。沒有什麼能確切捕捉那令我顫慄的氛圍,像供奉釋迦牟尼十二歲像的大昭寺,日光打在漂浮的塵埃之上,旋轉如星球,空氣裡沉澱著時光的重量與氣味,雜以冰涼的色彩與粗紙的觸感,混合陰影和誦經的低喃,構成一幅令人失神的西藏的畫作。
後記
整個10月都耗在《馴羊記》身上了,而這也是我整個上學期看完的唯一一本新書。書裡一半在講西藏的人文,一半在講西藏的自然,也許這就是所謂的人文地景?
總之看完了的我還是不太明白,只有被狠狠震懾的驚慌感殘留在心底,像剛剛做了一場光怪陸離的夢。很難描述我那看一句就想嘆一聲「啊」的感觸,我盡可能地把我的感覺記錄下來了,但我總覺得讀者會不知道我在寫什麼。
但那也沒關係,只要你們被我說的想去看看《馴羊記》就好了。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