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選擇交換學校的時候,由於我的優先順序是學習獨立生活還有旅行,我個人更注重的是生活環境、語言、交通等其他方面,比較沒有考慮大學的學術氛圍還有排名。然而,現在學期即將結束,我覺得自己從洛桑大學的課堂中帶走比想像中多的知識和啟發。美麗的校園、好用的影印設施、學餐、永遠讓人迷惑的課程網和「設計來讓人迷路」教學大樓,都將成為我交換生活中美好的回憶。因此寫下這篇文章,紀錄洛桑大學的軟硬體設施、校園環境,以及我個人的修課心得,希望能讓正在考慮選則申請學校的你有多一點參考,也讓初來乍到的你更快適應洛桑大學。
正在閱讀的你,今天過得好嗎?在開始之前先自我介紹一下:我是雪莉,目前為臺大國企系五年級學生(延畢),正在瑞士洛桑大學HEC進行交換!
想閱讀更多關於「交換學生」的系列文章,請點擊上方欄位的【交換學生】文章目錄。也歡迎下滑到Links、點擊連結前往我的IG紀錄帳「雪莉的交換日記」,(大多數情況下)每天都會更新貼文。有任何問題或想聊聊的事,也歡迎透過IG私訊聯繫我。
本篇文章將說明:
1.洛桑大學校園導覽
2.洛桑大學軟硬體設施介紹
3.選課百問
4.洛桑大學修課心得
5.ESN Lausanne
6.我的感想
一、洛桑大學校園導覽
首先簡單介紹一下一些google能查到的基本資料,以及之後會頻繁使用的外文簡稱:洛桑大學,全稱為Université de Lausanne,縮寫為UNIL。位於瑞士西南部沃州Le Canton de Vaud的洛桑市,前身為1537年成立的洛桑神學院,現在則有7個學院:神學、法學、藝術、社科、洛桑高等商學院HEC Lausanne、環科、生物、醫學。旁邊有1969年獨立出去的洛桑聯邦理工學院(法語:École polytechnique fédérale de Lausanne,縮寫EPFL),是能與蘇黎世的ETH比肩的世界級理工學院。也許是由於EPFL是從UNIL裡獨立出去的,兩校之間仍然有緊密的連結,校地連在一起,國際學生組織ESN也是共同運營,我的學伴還是在EPFL讀一年之後才轉學到UNIL來的。
洛桑大學的校地非常大,比起EPFL只有一站,洛桑大學占了M1路面電車線的三站距離:UNIL-Sorge、UNIL-Mouline、UNIL-Chamberonne。UNIL-Sorge站有連在一起的Amphimax、Amphipôle大樓,UNIL-Chamberonne站則有語言大樓Anthropole(保健中心也在這棟)、HEC Lausanne辦公室所在的Internef大樓,以及鄰近的Extranef大樓,商學院、文學院交換生會去到的樓大約就是這幾棟。交換生辦公室所在的Unicentre及旁邊的圖書館Unithèque則在中間的森林裡,不管搭到哪站都要走一陣子才會到。剛開學的時候一定很容易迷路,因為樓的名字實在太像了,還有每棟樓裏面的設計都極度複雜,特別是Anthropole,連開學演講的老師都嘲笑說這是「設計來讓人迷路的」。
雖然要走老半天,但廣闊的校地與絕佳的位置帶來優美的景色,天氣好的時候可以從學校眺望萊芒湖和湖對岸高聳的白朗峰群。校地雖大但建築物不密集,取而代之的是森林、河流和草地,還有機會在校園各處看到生物學院養的羊群出來吃草。
二、洛桑大學軟硬體設施介紹
洛桑大學的硬體設施都滿新的,樓內都有挑高、大面積落地窗等頗具現代感的裝潢設計。廁所也滿乾淨的,有些女廁還會附衛生棉條。除了學習,學校還有保健中心,可上網掛號做健康諮詢;也有運動中心提供各式各樣的課程,從羽球到跳舞都有,有些需要繳費、有些需要自備器具,但也有不少免費的課程。
幾乎每棟樓都有學生餐廳,價格實惠、份量夠大,但味道普通。校園卡充值消費可以打折,大約9到13瑞郎可以解決一餐。教學樓通常都設有餐廳,可以在UNIL的APP上看到今日的菜單。場地最大、選擇最多的是圖書館Unitheque的餐廳,據說最好吃的是Geopolis裡的餐廳,但我沒吃過。也有蠻多人會選擇帶便當,學校各處都設有微波爐,可以把食物裝進可微波的保鮮盒裡,中午去加熱,用餐時間通常會大排長龍。如果有時間的話也可以走去EPFL的Rolex Learning Center附近,中午會有一整排的餐車販賣各種異國料理,物美價廉。我嘗過突尼希亞學伴推薦的捲餅和印度朋友推薦的印度料理,都不錯吃。
軟體設施方面,學校會在Welcome Day 發給交換生Campus Card,學生們每學期初要拿到一旁的特殊機器打上註冊章才能開始使用。開卡後可以在學校各處找到加值機器,可以用信用卡加值Campus Card,在學餐使用會有折扣。另外,我非常喜歡UNIL Campus這個APP,可以安裝在手機裡,從APP查看學校email信箱、確認成績、下載註冊文件、展示電子版學生證等。我覺得最厲害的是「列印」功能:在裝置上選擇想要列印的照片或文件,選擇列印,再選擇UNIL Campus APP,點Print。然後在學校裡找到印表機,把Campus Card放到感應處,選擇Security Print,就會出現剛才上傳的文件,再點擊imprimerie,就可以把想要的資料印出來了!UNIL的學生每學期會有300張的免費額度,也不用自己準備紙,實在是太方便了。
然而,明明有著這麼方便的APP和Campus Card,UNIL的校園官方網站卻非常的讓人迷惑,每次使用都找不到要用的資訊,於是把瀏覽器開成一整排藍色的小縮圖,還不敢隨意關掉視窗,怕下次就找不到那個網頁在哪裡。開學演講的老師說IT部門正在努力解決這個問題,目前看到校園網也正在改版,希望之後的學弟妹能不用體會在UNIL網站裡迷路的崩潰感。
三、選課百問
(一)交換生可以修什麼課?
EPFL和UNIL都有大量的國際學生,所以給國際學生的協助、說明都很完善。管院的院級交換生是以HEC Lausanne - Plan libre的身分修課,可以修的課有3大類:HEC Lausanne開的課、法語外語學院(Ecole de français langue étrangère,EFLE)的法文課、語言中心(Centre de langues)的其他外語課。另外也能跨修EPFL的課,但要注意選課期限不同,以及EPFL的課業難度和壓力比UNIL大的不是一星半點。如果清楚自己的交換目標是提升學術造詣、體驗國外大學課程的話,可以去嘗試修看看EPFL的課。
1.HEC Lausanne:
我覺得HEC Lausanne學士階段的英語課程選擇沒有到很多,基礎課程幾乎都是法語授課,碩士階段的英語課程才會比較多。HEC Lausanne的課有限制學士生不能跨修碩士生的課,但由於UNIL的大學部修業期間只有3年,所以在台灣大四以上的學生可以跨修碩士班的課,碩士生也可以修學士生的課。
但就如同前面所說,舊版UNIL的校園網超級難用,資訊永遠分散在不同的角落,要通過神奇的路徑才能找到。現在改版後也不知道會不會好一點,總之建議在Welcome Day當天到HEC Lausanne的諮詢處索取「學士交換生可選修課程列表」、「碩士交換生可選修課程列表」、「英語授課課程列表」等重要資料。上面會有學分數(2 ECTS約等於台灣的1學分)、每週授課時數、授課語言、教授姓名、所屬學程等。但這張表上還是看不到課程大綱、授課時間地點等重要資訊,建議也在當天直接端著電腦去問諮詢處的老師,改版後我也不知道這些資訊在哪了。
2.EFLE
UNIL的法語課程是非常有名的,從完全初學者的A0級到C1級都有課,在A2以上就會開始有聽說讀寫的專門課,可以分別加強。學校甚至有一套自製的教材,對輔助學習起到非常大的作用。
由於網站一樣難用,同樣建議在Welcome Day當天到EFLE的諮詢處索取「交換生可選修課程列表」,可以拿到Plan libre身分可以修的課程手冊,裡面會有課名、級數、教師名、內容等。
除了寒暑假的密集班要先做分班考試外,學期中的語言班是不會先幫你分級的,老師們都會建議你去多聽聽看各個不同級數的不同課程,再從中選擇自己適應得來的。至於哪裡看得到授課時間地點等重要資訊,建議也在當天直接端著電腦去問諮詢處的老師。
3.Centre de langues
語言中心負責所有法語以外的語言課程,2024年秋天有德文、英文、中文、西班牙文、義大利文、俄文、瑞士德語等,一個人限報名三種語言、實際最多可以參加兩種語言的課程。每個語種開設的課程類型和難度都不一樣,例如英語就有面向初學者的基礎班、學術英語、語言測驗班、口說班等,難度從A1到C1都有。想上課的話要上指定的網頁,完成超多題的線上測驗,填寫資料和可以上課的時間,校方會盡量取報名學生都可以的時間開班上課,如果不巧你的時間都配不上,校方也會寄信來告知,並附上已經成班的課程時間,看你要不要選一班參加。注意如果想要學分的話到課率要達80%以上,也就是只能請2次假。真的有不可抗力的話,老師會出額外的作業讓你嘗試彌補。
(二)什麼時候選課?
從開學開始的前三週是自由加退選的時間,可以在系統上自由加選或退選。建議盡量多聽課,然後從中選擇自己適合的課程。此外老師們都會不停提醒你要在學期末前登記考試,但法文課的考試會自動帶入,除此之外我沒有其他考試,所以也不清楚。而各種課程的期末考會統一在一月中下旬進行,考試日期要到12月中旬才會公布,可以透過UNIL APP的Calendar查看。
(三)有選課的問題,應該找誰問?
負責所有交換生的辦公室是學生事務處(Affaires sociales et mobilité étudiante - UNIL SASME),負責管院交換生的辦公室是HEC Lausanne - Incoming Student Office,由於開通交換生選課系統權限的是SASME,但決定你是否可以修課的是HEC,兩個地方會需要一直溝通,所以建議遇到問題的時候乾脆兩個地方都寄信,總有一個地方會幫上你的忙。還有負責法語課的EFLE和負責其他外語課程的Centre de langues,也都有各自的信箱可以問。SASME在剛開學期間會有一段全天都可以無預約臨櫃諮詢的時期,可以把握那段時間多去問。或者也能直接殺去HEC 在 Internef的辦公室,老師們人都很好。
(四)在哪裡選課?
學校期初會寄一封信給你,裡面會有官方選課系統的網址。注意:洛桑大學的教學平台叫做Moodle,課程進度、資料和作業都會更新在上面,像是台大的NTU COOL,但老師們都會頻繁的提醒你:在Moodle加進課程不代表你選到課了!
(五)如何選課?
透過學校期初電子信件中的官方選課系統網址,登入帳號後就能看到。由於管院院級交換生是以HEC Lausanne - Plan libre的身分修課,所以初始狀態能選的課只有商學院學士/碩士Plan libre身分可以選的課。如果要跨修碩士/學士的課,要寄信給HEC審核、讓SASME手動開通權限。想修EFLE的法文課的話,要寄信給EFLE的信箱審核、讓SASME手動開通權限。我也不知道為什麼這麼麻煩。
語言中心(Centre de langues)的其他外語課不需要登記選課,也不會出現在期末的成績單上。但學分可以算進洛桑大學要求的最低學分裡,期末會發給達到課程要求的學生證書,可以拿著證書回台大算學分。
四、洛桑大學修課心得
含暑期法文密集班,我一共修了5門課,1門英語課、2門法語課、2門HEC的課。以下說明我的修課心得,順序依個人喜好度排列。
(一)Keep on talking - English C1 Level - Centre de langues - Shane Gough (3 ECTS)
這是本次交換中我最喜歡的一門課,是專門提升口說能力的課。老師在開學的時候就有說,來上這門課的人都有一定的英語能力,很容易混過去了事,但既然來上這門課了,我的責任就是把你們推出舒適圈。課程內容非常彈性,老師會在學期初收集我們感興趣的主題,然後安排有關的練習,並在期中詢問我們對課程的意見,在下半學期再次調整。這門課雖然只有一個半小時,但非常demanding,幾乎整堂課都在開口說英文。每週都有不同的作業和活動:聽Podcast簡述內容、針對某個主題打小組辯論賽、學習多樣化的單字和更精確的造句方式、錄音等,學期中每個人還要獨力完成8分鐘的Presentation。
但我真的很喜歡這門課,一個原因是老師非常厲害,很擅長引導和控場,讓整堂課的節奏緊湊充實但有趣。面對學生和語言學習的態度也很讓人欣賞,老師曾說「不要害怕口音,每個人都會有口音,口音會跟著你一輩子,重要的是正確的發音、音調和流暢度」,指出可改進之處的方式也不會像在嚴厲的挑錯,讓上課的氣氛很好、大家都能勇敢開口說(而且老師是個很幽默的愛爾蘭人)。另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是,學期初老師在認名字的時候唸不太出來中文名的拼音,於是我們說可以叫英文名字就好,但老師還是堅持用中文名字稱呼我們,因為「why not? It’s beautiful 」。
另一個原因是,來上這門課的人很多元,有其他主修的學生、碩士生、國際學生,甚至還有一位研究部門的行政老師來上課。讓我有機會和不同的同學互動交流,討論各種議題,了解他們的想法。比如監獄收容人數過多該如何解決、吸毒該不該除罪化、使用共同語言是否能增加國家認同、瑞士該不該加入歐盟等,去了解他們是怎麼思考的。這門課的同學們也都是很好的人,對異國語言、文化有著良好的包容力和興趣,遇到講話比較慢的同學也不會不耐煩,讓課堂氣氛非常的supportive。在Presentation的時候,我選擇了「繁體字」為主題,雖然準備過程中一直覺得自己搬了顆石頭來砸自己的腳,但Presentation非常成功,大家也都很感興趣,讓我很感動。
聽大家講英文,除了建立自在流暢的口說能力、對自己產生自信,也發現自己還有很多可以繼續進步的地方,比如單字量等。在台灣自認為英語能力已經夠用,來到瑞士以後才發現有很多更厲害的人,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但卻不因此而焦慮,而是期望自己能夠更加成長,好讓自己能夠看到更廣闊的世界。
(二)Français élémentaire A1 - EFLE Cours bloc - T. Alegre Makiadi (3 ECTS)
這門課是今年才開始有的暑期基礎密集法文班,學校在暑假開始前會寄信詢問你有沒有興趣,要在指定的時間登記並做完測驗,依程度進行分發,通知是否錄取。密集班從8月下旬一路上到9月初開學,週一到週五每天上午上3小時的課,連上三週、考兩次試。沒有出席率要求,但通過考試才能算學分。
老師人很好,教學很有條理,尤其是把法文的各種音解釋得很清楚。但老師非常嚴格,從第一天上課就只說法文,但說得很慢,會解釋到你聽懂為止。然後會逐漸要求大家在課堂上只能說法文、不可以用電子裝置或看筆記等。每天上課、聽說讀寫都是法文,加上我這個班人很少,每個人都會有充足的練習時間,讓我的法文在這三週有突飛猛進的提升。我來瑞士之前在師大法語中心補過半年的法文,三週後我從只懂一點基礎文法到可以在生活中和超市店員、郵局事務員講法文。雖然壓力很大,也因此沒辦法趁這個時候出去玩,但想快速提升法語能力的話,非常推薦大家來修暑期密集班。
(三)Marketing B to B - HEC Lausanne Bachelor 3rd year - Prof. Markus Christen (6 ECTS)
這門課是商學院學士高年級生的選修課,前半的課程是教授講授理論,課前會有預習影片和小測驗。期中會有Open Book的線上測驗,在一週內自選時間3小時內做完。後半段的課程則是分成小組用行銷模擬軟體運營公司(每個小組要自費買軟體,一個人大約20瑞郎左右),每週做各種決策、繳交報告,期末發表,組員因此非常重要,因為事情多到不可能一個人單幹。不是說建議認識的朋友抱團,但請確保你的組內至少有一半的組員是負責會做事的,不然會很痛苦。
雖然這門課前半學期的理論有時候有點虛無縹緲,後半學期的作業要求有點不太清楚,但本質上還是很有趣的。我在台大修過的行銷課都是B2C導向的,朋友總抱怨上行銷學的教授有種神棍感,但在B2B的課程中,我了解到行銷不僅僅是傳達品牌價值,還需要仰賴嚴謹的計算與策略,甚至要先了解如果想促成一單交易最該取悅顧客公司裡的哪一個人,挺有趣的。行銷模擬軟體比我以前玩過的複雜非常多,有無數的因素會影響到公司表現。這門課的老師教得非常好,英語口條清晰、邏輯清楚,知識豐富、樂於回答學生的各種問題,看得出來他真心熱愛這份工作,只是今年教授就要「被退休」了,這門課之後似乎會改版。
(四)Unethical Decision Making Basics - HEC Lausanne Master - Mr. Palazzo & Mr. Hoffrage (3 ECTS)
這門課學長姐也有上過,是只持續半學期的線上課程,只有特定幾週要到教室上課,其他時間自行把Coursera的影片看完就好。沒有考試,但7週的課程要繳交3次的作業,一次團體作業兩次個人作業。上完之後我覺得課程內容算有趣,但比較缺乏新意,會不斷學習各種導致人做出不道德行為的因素,然後拆解個案,作業的內容也差不多,裡面提到不少心理學的內容,但都止於很淺層。不過我並沒有討厭這門課,因為有時候我覺得這些案例和教授的話滿有啟發性的,管院好像也沒有這麼注意商業道德而為此特別開設一門課,上起來覺得滿酷的。而且這門課大多時間只要上網看課程,半學期就有3 ECTS,很適合生活忙碌的交換生。
(五)Français élémentaire A1 Gr1/A - EFLE - T. Alegre Makiadi (2.5 ECTS)
這門課和暑期課程不同,是開學後的法文課,每週一次,學分比較少。雖然都是同一位老師,但由於班級人數太多、時間太少,我覺得授課效率非常低落,並沒有太大的進步。
五、ESN Lausanne
ESN Lausanne是洛桑大學UNIL與隔壁洛桑聯邦理工學院EPFL共同營運的國際學生組織,負責舉辦各種英語交流活動、Buddy學伴配對等。
暑假期間ESN就會發郵件來詢問你是否想要申請Buddy學伴,想申請的話可以填寫表單,ESN會根據你的身分(國籍?語言程度?就讀科系?學士生或碩士生?)、需求(偏好男生?女生?)和愛好幫你和適合的志願學生配對成學伴。學伴「理論上」會協助你在住處安頓下來,幫助你熟悉瑞士的交通工具,告訴你最近的超市和藥局在哪,帶你認識校園,並回答你各式各樣的疑問。但畢竟學伴是志工,每個人願意付出的心力也都不一樣,有些學伴真的盡心盡力的提供協助,也有些學伴直接人間蒸發已讀不回,所以都還是看運氣和緣分。我知道有申請學伴的台灣、日本交換生,含我自己一共8個人,其中有4個人遇到熱心負責的學伴、變成持續聯絡的好朋友,而另外4個人被放生。所以遇到熱心學伴的機率大約是50%?雖然不知道有沒有作用,但我當時在表單上寫了一長串要求,強烈的描述自己對異國生活的焦慮,希望ESN派一位古道熱腸的學伴給我,結果我也真的遇到了一位人超級好的學伴,給各位參考。
ESN在學期中會頻繁舉辦各式各樣有趣的活動,如文化交流活動、瑞士文化體驗活動、節日活動、晚間派對、山區健行、週末小旅行,滑獨木舟、溜冰、滑雪營等,提供免費運動賽事門票等。活動資訊都會發布在IG和Telegram上,可以多多注意。學期初可以辦ESN卡,費用是15瑞郎,但參加一次活動大約可以便宜5瑞郎,所以參加3次以上就會回本了。我參加過Welcome Week的Chalet weekend活動、Sushi & Karaoke Night等,認識了幾位後來都還有在聯絡的外國朋友。雖然由於成本因素,舉辦地點時常在鳥不生蛋的地方,食物品質、設施等也不奢華,但是是和陌生同學交流、認識其他交換生的好管道,還是很推薦參加。
六、我的感想
我覺得洛桑大學給我的專業學術提升並沒有很多,課程沒有特別深,而且我只來半年。但是大部分的課程我都覺得很有啟發性,語言課程也幫助我沉浸式的提升語言能力。由於洛桑大學的國際學生很多,學校對學生的協助很足夠、老師們很有耐心,除了我提到的ESN,校方也辦了非常多的文化交流、在地體驗活動,可以多多了解和探索。因此我認為,洛桑大學是很適合交換的學校。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