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4月2日 星期二

【動畫心得】《葬送的芙莉蓮》:時間旅人的花田



        實話說,我本來沒打算為葬送的芙莉蓮》寫一篇文章,哪怕我從漫畫第一話開始支持、每週固定看動畫首播且同一集重刷數次。因為太多人在寫、在說、在分享了,搞得像在消費熱門話題一樣;也因為《芙莉蓮》真的很好看,在一個故事裡包裹了太多寓意,幾乎每一集都金句亮點,我找不到一個主題統括,也不覺得還需要為《芙莉蓮》增加什麼解釋。

然而,這學期每個週二下午,都會讓我湧起寫一篇《芙莉蓮》心得文的衝動,今天尤甚,就像得到了靈感一樣,腦中馬上蹦出了好多關鍵字,還有該如何定義《葬送的芙莉蓮》的中心主旨,也就是我的篇名。於是寫下這篇文章,記錄我在這部非常喜歡的作品中得到的收穫。

1:本文將分析《葬送的芙莉蓮》動畫內容帶給我的所思所感,因此文內將大量提及劇情,建議還沒看過動畫的讀者先保存、之後再來閱讀。而對於看完動畫但沒看漫畫的讀者,本文將聚焦於動畫內容,涉及漫畫劇情的分析放在文章完整結束後的「補充2」段落,且劇透部分出現前會有注意提示,因此大可放心閱讀。

2:由於我是從原作開始追作品的讀者,我習慣的角色名字翻譯可能會和動畫不同,比如「辛美爾」和「菲倫」等。

 

劇透注意!

劇透注意!

劇透注意!

 

正文開始:

 

一、勇者紀年:如何面對時間與離別

這學期每個週二下午,我上的課是「東坡詞」(我真的覺得東坡詞和芙莉蓮很有共鳴,若東坡泉下有知,希望他不要罵我有辱斯文,如果能當個「動漫咖東坡」就更好了)。劉少雄教授不斷的在課程中強調,東坡的一生都在處理「時間」的議題。在杭州時期,多情的東坡在送給弟弟的臨別題詞中寫道:「亦知人生要有別,但恐歲月去飄忽」,表達離別的痛苦以及時間流逝的無奈。也知道人生之中總有離別,只是太過害怕歲月匆匆飛逝而去,因為不知道下次什麼時候能夠再見、不知此生是否能再相見,而感到恐慌無依。

每當教授在講解「歲月飄忽」的議題時,我都忍不住想起《葬送的芙莉蓮》。印象很深刻的是,動畫中出現非常多次「背影」的畫面,以芙莉蓮走在中間稍稍落後其他人的視角拍攝。這或許隱含著,作為長壽精靈的芙莉蓮,她的一生就是在不斷的目送,目送所有與她產生羈絆的人一個一個離去,去往更遙遠的地方。「長壽」在芙莉蓮等精靈身上的體現,像是時間以快過自己的速度流動,如同在動畫第一話,芙莉蓮五十年遊歷歸來、勇者小隊一行人再度相會的時候:芙莉蓮的容貌完全未改,看起來只像是出門買個東西回來,而勇者辛美爾卻在那不到十分鐘的動畫過後變成了白髮蒼蒼的老人。那種感覺或許像是時間之河中一顆不動的頑石,必須看著周遭的人事物不斷的經過自己、向遠方離去,與人類不斷、不斷的死別。

「壽命論」是日本動漫中常見的題材,許多作品描述長壽種族因死別而產生的悲痛、抽離、恐懼,以及這些長壽角色如何去面對註定不斷的離別,在這樣的前提下抱持著怎樣的信念繼續生活、與人類建立關係。我最印象深刻的「壽命論」作品,大概是《道別的早晨就用約定之花點綴吧》。「壽命論」題材中的典型主角,是看盡世事、內心滄桑麻木的角色。然而我認為芙莉蓮起伏不大的情感表現並不是因為「看淡了」,而是源自於情感經歷的稚嫩、靈智未開。

比起看盡世事的典型角色,我更著迷於具有多面性的長壽人物(例如韓劇《孤單又燦爛的守護神》裡由孔劉飾演的「鬼怪」金信)。這類型的角色在其漫長的人生中,固然有因為漫長而被時間磨耗殆盡的情感,卻也有因為人生漫長、因為時間流逝感較緩慢,而不曾去了解的情感。在動畫第十話強大的魔法使中的片段,我們看到自師父伏蘭梅死後到遇見勇者辛美爾之前,芙莉蓮數百年的人生都是在獨自修行中度過。而在動畫第四話靈魂長眠之地〉裡的回憶片段可知,芙莉蓮認為收弟子是「浪費時間」,因為「他們很快就會死掉吧」。這些都表明了芙莉蓮在與勇者一行的十年冒險之前,鮮少有與人類建立深刻連結的經歷。因此芙莉蓮雖然長壽,但我認為她身上「因為時間流逝感較緩慢,而不曾去了解的情感」反而佔了大多數。因為她從未真正走入時間的河流之中,一直以一個局外人的身分看待轉眼變化的世界和轉瞬即逝的人類生命。

然而,從辛美爾去世的瞬間,從芙莉蓮說出「想多了解人類」的瞬間,芙莉蓮真正的從時間的旁觀者成為了局中人,開始投入這個無常的世界、與人建立羈絆、感受時間流逝帶來的改變。身為擁有無盡時間的「情感初學者」,芙莉蓮自此以更寬廣的時空視野,去體會、學習情感。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芙莉蓮是從此刻才開始真正的「活著」。有網友搞笑說,《葬送的芙莉蓮》可以改名叫「辛逝紀芙音戰士」,因為漫畫或者動畫的每集開始,都會標註由辛美爾死去開始的紀年。也有讀者吐槽,這根本是在消費對逝者的感情,每集都拿辛美爾開涮」。但對我來說,由勇者死去開始紀年並不是為了悼亡,而是在表達「因為你,我經過的所有時間,從此擁有了意義」。

 

二、童話般的事物:如何面對改變和遺忘

回到「東坡詞」課堂,在東坡離杭後的密、徐、湖州時期,東坡的失意、老病、漂泊和孤獨,在詞中引出了更大的「時間意識」:當時間由時、日、月擴大到十年、百年,人的孤獨漂泊之感便更加的沉重,因為無人能在歲月中留下什麼,功名、偉業、情感、友誼,都敵不過時間的摧殘。人生之中,無處不變、無處不是離恨別愁、無處能作心靈安歇的故鄉,從而引出「生命的意義何在」的巨大疑問。

就是因為「時間意識」引起的「生命意義」疑惑,讓我決定寫出這篇文章。前面說過,由於《芙莉蓮》動畫描繪的是時間跨度大的旅行過程,有很多不同的寓意包含其中,讓我很難找到一個可以囊括所有感悟點的主題。但在聽了這段課以後,我瞬間覺得,這就是《葬送的芙莉蓮》所要探討的中心議題:「如果我們所經歷和建立的一切,我們的記憶和偉業,終將都消滅於時間的曠野之中,那麼我們該如何面對生命與死亡,該如何找到活下去的意義呢?」

對我來說,「生命的意義」疑問感最強烈的部分,是動畫第11話〈北方諸國的冬天〉裡,精靈武僧克拉伏特對同為長壽精靈芙莉蓮所說的話:「過去我有過什麼樣的成就、公平或者正義,知道的人都已經不在這個世上了」。相較於一般的「壽命論」作品,聚焦於離別產生的沉重悲痛,《葬送的芙莉蓮》選擇將議題擴大,去探討時間維度拉長以後,如何去尋找生命的意義。在動畫第7話〈童話般的事物〉中,可以看見芙莉蓮身為長壽精靈的特點如何協助我們去思考這個議題。在動畫電影《可可夜總會》中有提到墨西哥人的傳統節日「亡靈節」,其根源維阿茲特克文化的生死觀:人的死亡有3個階段,一是心臟停止跳動、二是下葬,而生命真正消亡終結的時候,是逝者被生者徹底遺忘的時刻。然而作為長壽的精靈,克拉伏特和芙莉蓮得以在活著的時候就見證自己的記憶逐漸被時間扭曲,成為「傳說中的人物」、「童話般的事物」,逐漸被人類遺忘。如果說遺忘是真正的死去,精靈族便是以生者之驅不斷的經歷死去。

當生命的時間維度擴大到十年、百年、千年,功名偉業、人際關係、情感和友誼,都將被先行逝去的人類帶走。而世界變化的太快,書會腐爛、銅像會生鏽、村子會廢棄、城池會傾頹,沒有一個地方是能夠回去的故鄉。從而能夠體會精靈族的孤獨漂泊之感,因為他們無時無刻都在面對清醒的道別。我認為,在長壽的芙莉蓮真正投入時間快速流動的人類世界,開始與人建立情感連結後,「生命的意義」便成為了芙莉蓮所必須面對的最大議題,而啟程前往恩德,便是芙莉蓮真正正面直視生命意義的行動。

 

三、時間曠野的花田:所謂生命的意義

「生命的意義」是全人類永恆不滅的課題,在《葬送的芙莉蓮》中海塔、克拉伏特辛美爾,甚至賽莉艾都對該問題有所著墨。在動畫第2〈就算不是魔法〉中,海塔救助幼小菲倫的片段裡說道:「如果我就這麼死了,辛美爾教會我的勇氣、意志和友誼,還有我們之間珍貴的回憶,都會從這個世界上消失。如果你心中也有與重要之人的回憶的話,我認為就這樣死去太可惜了」。我認為對於海塔來說,生命的意義是傳承與延續珍貴的意志與情感。而動畫裡,克拉伏特面對被遺忘的宿命,將精神寄託於信仰,相信活著的意義會被女神知曉、銘記。

而辛美爾本人的生活態度,展現許多的回憶片段中:想要一場無聊卻快樂的冒險;想要不留遺憾的探索迷宮;幫助他人的理由,是想要被他人銘記在心;灑脫離別的理由,是相信彼此會再見面。辛美爾藉由與人交流情感、建立關係,參與他人的人生,留下回憶、改變世界,讓自己的生命得到延長,從而能陪伴芙莉蓮更久的時光。

《葬送的芙莉蓮教會我們:不必懼怕改變、遺忘,逝去與離別。因為改變可以是美好的,失去以後也可能有新的美好邂逅(動畫22話〈以後就是敵人了〉餐廳料理);即便時間將具體的回憶沖刷遺忘,情感仍然長存於心(動畫16話〈長壽的朋友〉)。努力的結果和功業會隨著人的逝去而消散於時間之中,但活著的過程和產生的情感連結才是生命中更重要的事物(動畫21話〈魔法的世界〉鄧肯的話、動畫28話〈下次再見面會不好意思的〉賽莉艾的獨白)。而之所以能瀟灑的別離,是因為相信只要在旅途中,未來就一定能夠再次相見。我覺得這裡指的「再見」並不是實際的見面,而是因為在彼此心中留下了情感的印記,從此在今後的人生中,還會一次次地想起對方,從而像是不斷地再度相見。就像辛美爾離去以後芙莉蓮的旅行一樣:在世界的每一個角落,都銘刻著你的名字,在迷宮裡、在祭典裡、在花裡、在日出裡。

《葬送的芙莉蓮為我們交出了生命意義的完美解答:因為認真生活、投入情感,而使得時間和空間有所意義。相較於其他「壽命論」題材的主角因多情而痛苦,芙莉蓮眼中的世界反而因為有了感情,從而擁有了意義。因為多情、因為與人建立情感和連結,從而能看見更多世界的美好(動畫4話〈靈魂長眠之地〉新年祭日出)。即便不斷的離別,但因為逝去之人贈送的禮物伏蘭梅的魔法、花田,辛美爾的雕像,海塔、艾冉培養的弟子,與勇者小隊十年的回憶,芙莉蓮從此不再孤單。旅行於無盡的時間曠野之中,芙莉蓮的漫長人生,因為有情而不再孤寂,而是開滿了花田,每一個邂逅,都是一株獨一無二的花朵。

蘇東坡說「何處是故鄉」:故鄉消失於時間的變遷之中,人生失去了歸處,只能不斷的漂泊。然而辛美爾告訴芙莉蓮「我的故鄉有著美麗的蒼月草花,希望有天能給你看看」。我覺得,這象徵了辛美爾給予了芙莉蓮一個心靈的故鄉:與勇者小隊的十年回憶,就像在廣大的時空之上種出了一片又一片的藍色花田,讓芙莉蓮對變動的世界有了歸屬感,感到不再孤單。不是「被丟下」,而是「將回憶帶往未來」。我想這也隱喻著「蒼月草」的現實原型琉璃唐草的花語:芙莉蓮對辛美爾的「感謝」。

 

結語

我最喜歡葬送的芙莉蓮》的地方,應該是它的「含蓄」。鮮少出現動漫特有的誇張表情與特效(僅有的效果都給修塔爾克擔當了)、直白吶喊的言語表達,而將綿長悠遠的思念與情意,都融入行動和聲線中表達。例如芙莉蓮即使知道世界上流通的伏蘭梅著作都是贗品,卻還是每一本都收集。芙莉蓮》在漫長的旅途中,以清冷卻溫柔的筆調談論生活的辛苦和疑問,用簡單、微小、純粹的情節,讓觀者與角色產生共鳴,在故事中得到啟發和治癒。如「不一定要是魔法」、「累積的事物不會背叛你」、「幫女神大人摸摸頭」、「真正的勇者」等,都是感動人心的片段。輔以用心的改編、精良的製作、神一般的作畫和配樂,讓人重新找回看動畫的初心和愉快。

推升了「壽命論」題材作品的層次,《葬送的芙莉蓮》探討了人類如何在有限的生命裡,面對改變、遺忘,逝去與離別。用清新曠遠的筆調消解悲痛,用祝福代替執著、用感謝沖淡悲傷。而《葬送的芙莉蓮就像辛美爾看見的花田那樣,芙莉蓮》給觀眾的溫柔魔法,因為情感、與人的回憶而美麗。謝謝作者與製作組,讓我的半年因為有葬送的芙莉蓮》而幸福,在今後的旅途中,也會因為葬送的芙莉蓮》而時常看見美麗的花田吧。

 

補充1:菲倫與芙莉蓮

我很喜歡一個動畫鮮少被人談論的細節:菲倫和芙莉蓮的關係。不僅僅是勇者的回憶,菲倫也引起了芙莉蓮的改變。早期兩人的關係是有距離的、有長幼之分的。小時候的菲倫其實有一點冷漠的感覺,不太會與芙莉蓮溝通,還會去質疑芙莉蓮的決定「浪費時間」、評論她尋找魔法的理由是「無聊的」(動畫2話〈即使不是魔法〉)。而芙莉蓮在一開始也沒那麼懶散邋遢,甚至具有師父風範的照顧菲倫:唸書給她聽、指導、拍頭(動畫3話〈殺人魔法〉)。而到後期就是大家熟悉的「菲倫媽媽」了。但我個人覺得,這也代表了菲倫和芙莉蓮之間的情感更加緊密,兩人擁有默契和信賴、可以互相依靠(動畫17話〈保重〉菲倫生病、第25話〈致命的弱點〉)

菲倫是芙莉蓮在勇者死後第一個深入了解、建立關係的對象,菲倫成為了芙莉蓮新的羈絆與責任,而芙莉蓮則教導菲倫、關心菲倫,帶領菲倫重拾探求魔法的理由、給予菲倫生活的目標。我其實很喜歡後半季放送的片尾動畫,以菲倫為主角,象徵菲倫是芙莉蓮的新伴侶、知己,是辛美爾死去之後新的歸處,讓前往恩德之旅不像是往死亡邁進,而像是新一場無聊卻有趣的冒險旅程。

 

漫畫劇透注意!

漫畫劇透注意!

漫畫劇透注意!

 

補充2:魔族與芙莉蓮

最後想來談一下「魔族」,在《葬送的芙莉蓮》中,魔族的設定一直讓我很感興趣,因為和我曾見過的主流故事完全不同:《葬送的芙莉蓮》斬釘截鐵的將魔族視為邪惡的、不可與之共存、必須殺光的存在。我一直很好奇作者將魔族如此描繪的理由,直到最近我開始覺得:作者或許是為了將「魔族」設立為芙莉蓮的對照組。

這麼覺得的理由在漫畫〈黃金鄉〉篇,裏頭出現了新角色:喜歡研究人類、希望嘗試與人類共存的「無名大魔族」索莉緹爾。索莉緹爾在和芙莉蓮交戰時假稱菲倫和修塔爾克被其所殺,而芙莉蓮儘管情緒波動卻仍然努力保持冷靜、不為所動,索莉緹爾因而說道:「你在聽到這些消息、聽到魔族呼喊救命之後,還是能毫不猶豫的殺掉魔族呢。這樣的你,和魔族真的有差別嗎」。後續也揭露了最初想了解人類、與人類共存的,是消滅人類三分之二人口的魔王。

我認為「魔族」和芙莉蓮是很好的對照組:有著同樣的長壽、魔力、稀薄的情感、對人類感情的蒙昧無知,差別僅僅在於不同的了解方式。在阿烏拉的篇章中有提到,芙莉蓮最初其實是把傀儡全部打菲的,也就是和阿烏拉有相似的認知,不覺得那些東西值得珍惜。然而故事中,芙莉蓮選擇走入人類的世界、與人類建立關係,逐漸建立起愛護人類的感情,索莉緹爾則是像實驗室裡電擊貓咪的學者一樣,置身事外、透過觀察人類悲慘的反應為樂。

 

0 comments:

張貼留言